北流市民间年例活动"食文化"逐渐向"节俭、实用"的方向转变,"文体餐"却更加兴旺。
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农历二月二前后,是北流市不少乡镇及村庄的传统年例。记者发现,随着国家号召的“光盘”节约行动兴起,过去“年例”中的讲究排场、阔气的“食文化”已经逐渐淡市,人们把更多的消费放在“文体大餐”中。
“食文化”逐渐淡市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三,记者参加了北流市石窝镇石窝村百担自然屯村民伍健民家的“年例”节庆活动。伍健民是这个村外出致富村民中的佼佼者,以往的“年例”上,客人散席后如何处置剩下的饭菜,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然而今年,伍健民家的“年例”没有了往年的大鱼大肉,只有几碗分量适中的常见农家菜。酒,是村里人自酿的,有的还把自家用中药材浸泡的酒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活动结束后,伍健民还准备好食品袋,提醒客人把剩余的饭菜打包带走。
村民梁先生告诉记者,过去年例活动中的重头戏是“吃”,家家户户广宴宾客,从早到晚乐此不疲地宴请亲朋好友,宾客随到随吃,人越多越体面。如此的“豪饮海吃”,助长了讲究仪式隆重、排场阔绰,大吃大喝、摆阔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今年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在北流市民间立即得到响应。“现在人们生活好过了,过去的胡吃海喝已经非常不适宜了!宴席的重心转移到为人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好场所。”的确,今年村民们在伍健民家中,就共同商定大家一起建设集体农庄的计划。
“文体餐”日益兴旺
“食文化”逐渐向“节俭、实用”的方向转变,“文体餐”却更加兴旺。伍健民今年把节省出的2万多元宴席费,全部捐给村里搞文艺演出。而邻近的六靖镇,元宵年例活动中的“文体味”更浓厚,当晚该镇大小街道设置了18个舞台,18场演出同时开演,吸引了数万人参与。
六靖镇灯光球场的晚会,聚集观众最多。当晚,这个舞台邀请了来自玉林各地的“文艺大腕”登台演出,汇集了歌舞、魔术、小品、独唱,以及民间社团的采茶戏、木偶戏等传统戏,是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织的一个文化大餐。这场晚会的总导演——六靖镇文体协会负责人李文真说:“六靖镇创业致富的商家比较多,随着人们对文体消费越来越重视,这些商家办年例的观念也在转变,从过去喜欢大宴宾客,变成如今以捐款支持家乡文体年例活动为荣。今年本镇的年例活动就得到龙海盛、顾辉进等众多商家的支持,所以晚会规模大,吸引的观众也多。”
这种年例“消费倾向”的转变,也激活了当地的文艺群体。铜鼓王歌舞剧团是北流市一个新兴的文艺团体,演出节目以民族歌舞、管弦乐等高雅音乐为主,其负责人说:“现在农村人的文化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阳春白雪\’现在也变成了大众消费,近期的年例活动中我们的演出天数已经全部排满,有时一天要赶好几场!”而文体消费的兴旺,也让这里的村民从观众变成演员,六靖镇已经成立的时装模特队、拉丁舞舞蹈队,全部由村民组成,他们也是今年年例演出活动中的主角。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