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庙会拜神、看木偶戏、舞狮子、吃大餐……今年农历正月初十,是北流石窝镇煌炉村的年例,村里家家户户忙碌起来做年例,还有一些外地亲戚朋友赶来探年例、吃年例。这个在粤西地区延续悠久的传统节日,现今更像是一场当代传统文化“秀”,集中展示着当地的民俗人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2月19日(正月初十),天公作美阳光灿烂,记者来到石窝镇煌炉村,和众多村民一起感受年例风俗。
做年例拜庙祈福
在年例这一天,外出的人大多会回到村里办年例,意在庆祝开年,迎春接福,并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在北流城区上班的小吕也不例外,特地请假回家办年例。年例当天一大早,小吕与家人就开始张罗起来,杀鸡,蒸肉,烧茶,煮饭……一切准备妥当后,小吕带上熟鸡、猪肉、茶酒、供果、香纸等,就要去庙里拜祭求福了。
村里的神庙叫“龙门寺”,坐落在半山腰上,各家各户在年例这天都会集中到此处烧香拜神。记者跟随小吕一家走在乡间小路上,不时碰到几户同是去拜祭的人家,其中一人用“箩筪”挑着供品,随同的家人手里或提香纸,或拿鞭炮,或端茶酒,满脸笑容地往“龙门寺”走去。
此时的“龙门寺”人影攒动,香火萦绕,鞭炮声不绝,一派热闹景象。记者穿过拥挤的人群,好不容易走到供奉神像的厅堂里。呵,好排场!几张供台上摆满了一个个金黄鲜嫩的熟鸡,鸡身上摆放着鸡血、鸡肝、鸡心等内脏。小吕向记者解释说,他们这样做是大有意图的,将鸡血放在鸡身上,把鸡肝鸡心放在旁边,意思是:把心肝血拿出来敬神灵,诚意拜神,神就会保佑人民心想事成。此外,还有米饭代表“五谷丰登”,米粉代表“健康长寿”,桔子代表“大吉大利”,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每一样供品都有一个固定的好寓意!”小吕说。摆供品,上香烛,烧纸钱,小吕一家开始拜祭,在拜祭的时候,他们嘴里念念有词,大都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香火萦绕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数庙里数十个艳丽无比的“挂灯”了。“上面写着诸如‘贵子多添\’‘丁财两旺\’等字的,是村民家中还未得子而来祈求的;上面写着灯谜的,则是去年家中得子的人家以‘挂灯\’感谢神灵的。”一村民向记者解释道,“有几盏有灯谜的‘挂灯\’,说明去年我们村新添了多少个小男孩。”
探年例图的就是人气
拜祭回来,小吕的大姐和姐夫已经从六靖镇来到家中,姑姑和表兄弟也从邻村过来做客。小吕告诉记者,由于他们北流南部各乡镇的年例时间不同,这次他们来我们家吃年例,下次我们就去他们家吃,这叫礼尚往来。
小吕还邀请了单位的同事过来。记者发现,宴席上有些人是小吕不认识的,而是同事或亲戚带过来的。这是年例的一大特点,来的客人主人不必熟悉,甚至从没听说,而是跟随着亲戚或朋友来的。来者是客,他们一概欢迎,甚至多多益善。原来他们这里有这样的观念,谁家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则会感到门庭冷落。
吃年例亲朋好友齐相聚
“开饭咯!”随着小吕的招呼,大家围坐在饭桌前,准备开怀畅饮。鲜嫩的鸡肉正在锅里翻滚,清香的气味早已沁人心脾;五花扣肉堆了两盆,色香味俱全,让人按捺不住想一尝为快;还有香菇、淮山、猪肚、豆腐、青菜等材料,放到锅里烫一烫,就成了一锅美味可口的火锅。
“来!干一杯!新的一年里,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席间,大家都举起了酒杯开怀畅饮,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吃饱喝足后,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敲锣打鼓声,小吕说唱戏和舞狮子节目开始了。于是大伙循着锣鼓声而去,在一处田间地头,支起了一个舞台,上面唱戏、舞狮、杂技表演,远处的鞭炮声时而响起,好不热闹。村里男女老少围着舞台看戏听歌,锣鼓声、爆竹声、欢笑声把寂静的山村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看了节目,亲戚客人准备回家了。吕大妈给每个人准备了葱、蒜、甘蔗、桔子四样东西,让大家带回去。“这四样东西寓意好兆头,是必须给来访客人亲戚的,葱代表聪明,蒜就是‘会算数\’,甘蔗寓意‘节节高升、甜甜蜜蜜\’,桔子则是祝福亲朋好友新年里吉利安康。”
带着吕大妈的“吉祥四宝”以及美好祝福,我们一行人高高兴兴地返程了。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