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老师,我下个月要娶儿媳妇,到时候就在我们的‘和谐街\’上办酒席。麻烦你通知一声大家到时候捧捧场。”
“恭喜啊。大家都是一家人,你娶儿媳妇,我一定会通知其他住户的。”
对话的俩人是北流市城区“和谐街”上的住户龙华台和卢阿姨。别看两人如今亲如一家,可几年前他们是素不相识的。
“和谐街”位于北流城区永丰广场附近,辖区派出所还未给这条街命名,这名字是这里住户自取的。他们为何将这条街称之为“和谐街”?曾不相识的他们为何又自称“一家人”?3月29日,记者驱车前往北流城区,一探“和谐街”的究竟。
为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20户住户共建“和谐街”
来到“和谐街”,记者看到一条约100米长的街道铺设了大理石,与楼房的浮雕、装饰相得益彰,两旁的楼房门口整齐划一地摆放着桔子树,门口各挂上了一排大红灯笼,路面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住户龙华台是较早入住“和谐街”的户主之一。他告诉记者,几年前,当地有关部门拍卖这块地皮,共有24户居民“看中”并购买了地皮。随后,其中20户居民陆续在自家的地皮上盖好房子并入住。就这样,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20户居民共100多人住进了这条街,成为了近邻。
住进来时,竣工不久的楼房前堆满了建筑垃圾,道路也被盖房子时遗留的水泥弄得坑洼不平。这时候,有人提议,大家凑钱平整好家门口的街道。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通过商量决定,每户出资6000元,购买大理石、请工人铺好街道,并安装好路灯。对于部分家庭比较困难的住户,一些热心老板则帮助多支付一部分。街道居民们自己动手建设城区街道、美化家园的做法也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无偿给他们送来了一批水泥。
在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居民的努力下,最终,这条街道铺好了大理石,安装了路灯。“这条街道还没有命名,看我们的关系这么和谐,不如就叫这条街为‘和谐街\’吧。”修缮道路工程竣工当天,在居民的“合议”下,“和谐街”一词应运而生。
住到一起就是一种缘分 “和谐街”居民亲如一家
通过合力修缮街道道路一事后,“和谐街”上的住户们关系更加密切了,平时有事没事也爱串串门。每到傍晚时分,住户都会从自家搬来凳子,围坐在一起聊天。有一次,大家在闲聊时,不知谁说了一句:“咱们多像一个大家庭啊。”大家都赞同,并表示要像一家人一样团结。
“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现在能共同住到这条街道上,就是一种缘分。”住户李老板说,“和谐街”上的住户们亲如一家。
由于当初修缮街道一事由退休干部龙华台组织发起,住户们看到他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便一致推选他当“街长”,负责处理平时街道的有关事宜。在他的组织和住户们的积极参与下,“和谐街”上的住户们俨然成了一个大家庭——
街道上摆放着的桔子树就是住户李育荣等老板,在春节前出资购买的。
街上哪户人家有喜事了,邻居们知道后二话不说,主动登门帮忙,写请帖、贴喜字、放鞭炮,接送客人,当成自家的事情一样对待。
逢年过节,街上100多人都会集体过节,统一交钱买来各种食材,再请来厨师精心炮制一整天的伙食。每年中秋,大家吃了晚饭之后,都会聚集街道上,一起“团圆”,拿出自家的月饼相互品尝,一边赏月一边畅谈。
记者注意到,“和谐街”的路面用黄线划定了一个“露天球场”。“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会在这里打打气排球,锻炼一下身体。”住户们笑称,健康的锻炼活动会带来健康的心态。在打球之余,邻里间互通有无,以球会友,互相关心,一派幸福和谐景象。
新闻推荐
4月2日,北流市人民法院隆盛法庭全体干警进村入户进行普法宣传,利用广大农民群众清明节回家扫墓的契机送法、进农家。法官送法进农家,并为困难户送上农资产品不仅拉近了法院...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