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到北流市清湾镇龙湾村采访时发现一件新鲜事,该村的茶塘组村民捐资2万多元刻碑立传,建设了茶塘文化长廊,成为当地一件“文化盛事”。
“茶塘史略”专写“小人物”
这个文化长廊就位于茶塘村组路口的大榕树下,长15米左右,由十多块黑色的大理石组成,上面用红、黄两种颜色镌刻文字,洋洋洒洒数千字左右,浓墨重彩地描画出了一部“茶塘史略”。文化长廊于2012年12月动工,现在已经基本完工。
这部茶塘史略共分12个部分,用了诗歌、赋、文言散文等多种文体描述了茶塘组的由来,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前至改革开放以来的该村各个社会发展阶段发生的大事,重点描述了该村教育事业、修桥补路、文化事业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及为此作出杰出贡献的村民。
记者发现史略中描述的人物大多是一些小人物,然而描写他们却不遗余力,不乏赞美之词,例如在“茶塘小学及老师”一章中就重点赞扬了罗素品、赖甲盈、李达龙三位老师“尽责尽力、爱生如子”的事迹,据了解其中的赖甲盈是大学毕业生,却默默无闻地献身乡村教育数十年,一生清贫。
“发廊诗人”发掘“人文史”
据了解“茶塘史略”全文是由该村走出的一名在深圳市被誉为“发廊诗人”的村民——李国舞所写。李国舞早年在深圳创办发廊,一生劳碌,亦非富贵人士,却热爱文学。其发廊的设计充满了诗歌文化,在工作之余常拜访文友,吟诗作对,现为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诗词协会会员,曾经出版诗文共四卷。
记者电话采访了李国舞,他说起推动建设村组文化长廊的初衷,“茶塘组从过去的蛮荒之地到今日欣欣向荣,这些都离不开一大批村民无私的付出,我写村史就是要为这些平凡的人物树碑立传,让他们的人文精神代代相传下去,激励更多村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奉献家乡!”
他的想法得到李国朝、李国任等热心村民的支持,大家纷纷捐资支持建设,“茶塘史略”由此也成为北流市第一个用碑文写就的“村史”。茶塘文化长廊。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