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北流新闻 > 正文

科技力量支撑新农村建设

来源:玉林日报 2013-03-21 03:34   https://www.yybnet.net/

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历来有种植花生的习惯,该村村民陆初伦,近年他家花生种子从自治区农科院引进,种植技术有镇上的科技人员培训,花生的科学种植让产量和产油量都比过去增加了不少。

西埌镇历来是北流市高产花生种植的大镇,近年该镇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建设中,用科技解决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布局,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自主增收能力和新农村自主发展能力。去年,西埌镇还获得了广西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镇称号。

培养高素质科技队伍

“和过去相比,村里种植花生增加了更多的科技含量。”来到木棉村,陆初伦给记者拿出了一个种植花生的科学产品——性诱剂灭虫。他告诉记者,现在花生杀虫很少洒农药,这种产品里面有一种味道,专门吸引虫子进来,而虫子一旦进去,就不能出来了。

像陆初伦这样使用科学产品以及技术种植花生的,在木棉村80%的农民种植花生时,都是如此。西埌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农业正从“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在生产方式上,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可持续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方向转变,这将越来越依赖农业科技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因此,西埌镇切实将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上来。

为解决科技人才问题,西埌镇在14个行政村建立了科技特派员联村机制,并与北流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建立联系,聘请相关产业科技特派员驻村定点帮扶,指导产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通过科技选派员建立了科技示范户200多户,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知识,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科技兴农”的战略目标任务中。

科技元素助推群众致富

过去,木棉村种植花生由于产量不稳定,种植面积波动大,农民收入也时好时坏。近年,北流市农业局与自治区农科院经作所合作,重点向农民推广桂花30、桂花26等高产良种,在木棉村建立近百亩花生高产示范片样板,开展技术培训,特别是在花生生产管护的关键环节,邀请了自治区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唐荣华博士前来上花生高产技术课,并抓好和提高花生高产的技术到位率。

“种植花生成本要比种水稻低,且还没有那么辛苦,收入也要比水稻高得多。”陆初伦对记者说,自己家4亩多的土地,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较旱,只能适合种花生,花生地都是使用机械化种植,而且,镇上的技术人员对如何选种、施肥、管理等种植技术都会进行两三次培训。“近年花生市场售价一直居高,干花生每公斤售价10元,加工后的花生油每公斤售价30多元,产品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西埌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花生产业成为西埌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全镇年种植花生1.2万亩,年产花生3000吨,年总产值3000万元。

提高科技辐射能力

为提高科技的辐射能力,该镇和北流市农业局经作站开展“结对共进”活动,在平山、木棉、共和、西埌等四个村建立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和品种,共同开展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以站作为技术依托,全力促进花生先进科技成果与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玉林市科技局组织验收,示范片最高亩产达381.8公斤,平均亩产达356.9公斤,比传统品种亩增产152.9公斤,增产74.95%。全村共种植花生560多亩,平均亩产达318.2公斤,比上年亩增产63.4公斤。农民尝到了种植优质花生品种的甜头后,又有更多的农民增加种植优质花生品种,优质花生成为木棉村旱地作物的新宠。

此外,在巩固和发展以木棉村为代表的花生种植协会的基础上,结合西埌实际情况,积极发展以平山村蔬菜基地为基础的蔬菜协会等,通过协会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户科技种养的能力。

新闻推荐

北流市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技力量支撑新农村建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