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该校的校长。”
北流市新圩镇陶山小学校长杨智,今年35岁,是目前新圩镇最年轻的校长。自2008年9月,他上任陶山小学校长后,坚决落实幸福教育理念,经过近5年的奋斗,校容校貌焕然一新,结出了璀璨的幸福教育之花。
用胸怀和智慧 打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陶山村,是一个人口达6000多人的边远山区行政村,陶山小学有学生近400人。如何给师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呢?刚走马上任的杨智开始精心谋划:科学合理用好每一笔经费,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让师生有一个理想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
由于教学楼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预制板式教学楼,已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杨智多方奔走,不断向上级部门积极申请报告,终于,学校于2012年获批修建了100米围墙,今年又获批新建1000平方米教学楼。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在杨智的带领下,该校精心打造书香校园,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读书的平台。
近年来,杨智想方设法为学校硬化校道、建设校园文化长廊、修建操场和舞台,购置办公电脑10台,建设多媒体教室2间,完善电化设教学设备,使师生能更充分利用和共享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做个教学有心人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杨智坚持担任教数学和品德科目,备授批辅考5个教学环节一个不少。他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他坚持每个学期亲自听一次全体老师的课,既是学习又是指导。此外,积极参加镇内教研课活动,对教学点把握、课件制作、经验交流,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010年秋季期,学校迎来了新鲜血液——特岗教师李琳等人,杨智决定全力提供了平台留人。在杨智的帮助下,李琳从本科英语专业“转科”教语文,迅速适应和成长,仅仅第一个星期就执教了全镇的教研课并获得好评。
2012年,学校教师覃雯过关斩将,成为代表新圩镇参加北流市语文教研课比赛。期间,杨智调动全校教师力量同心协力辅导,还特地请来新圩镇中心校李锦芬、邹建文教研员面对面指导,覃雯吸取各点评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发挥自身优势,不负众望取得北流市二等奖的好成绩。
心底无私天地宽。杨智始终坚持奖罚并重的原则——做了工作就要肯定,没做工作就得接受批评,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套做法打造公平的制度和舆论环境,在处理各项教育教学事务中理出了水平,理出了规矩,更理出了教学质量。
以个人的人格魅力 用真诚留住老师们的心
杨智刚上任不久,该校的李老师提出要调离。李老师是陶山小学第一批从一年级新生带到六年级的骨干老师,这时候正是她从教多年就要出成绩的收获期。爱才惜才的杨智自然要将李老师留下来。
得知李老师家住玉林城区,距离学校较远,且其已有身孕行动不便,加上当时陶山村至新圩镇的路段还未硬化,下雨天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杨智坚持每周末用私家车接送李老师,同时送上一些营养品。由于种种原因,李老师最终调离了学校,但杨智这种以礼待人,待遇留人的义举,其他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学校教师郑妙萍家住北流市城区,她曾有机会调到离家更近的学校,但她最终放弃了调动的机会:“我舍不得离开陶山小学,因为陶山小学有一位好校长,有一个好集体,在这里我感受到一股很强烈的归属感。”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每一步,杨智都脚踏实地。在做人、处事上,他更能时时事事以一把尺子来量度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正是杨智性格上的这种可塑性,使他能更好地向别人学习,特别善于吸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优良品格,促使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位称职的教务工作者。
新闻推荐
...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