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强 本报通讯员 陈仁宝
“爸,妈,我回来了!”4月25日,德保女子农世天终于见到了年逾七旬的父母。距上次叫出这一声爸妈,已时隔24年。
1992年,18岁的农世天经人介绍离家外出打工。她家所在的德保县敬德镇多浪村,距县城30公里,而且当时没通公路。对于山外的世界,她一无所知。
来到“打工地点”北流市后,农世天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农世天几乎没有社会经验,而且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甚至无法向人说清楚自己是哪里人。她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再后来,农世天与当地一位农民结婚、生子。此后,农世天对回家的路更加模糊,连家乡话也逐渐淡忘。但是,她回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农世天丈夫一家人,也一直积极地帮助她寻家。
几年前,农世天丈夫的弟弟肖先生提出,可以试着通过QQ找线索。根据农世天模糊的发音,肖先生判断她应该是百色市德保县人。于是,肖先生广撒网添加德保及周边地区的网友。肖先生自己也记不清加了多少好友,可是没有收到任何线索,有时还被人当成骗子。
今年3月23日,肖先生在一名网友的QQ空间内看到大量德保各地乡村的照片,于是便对这位网友提出了寻亲请求。
“没问题,我帮你找!”这位网友名叫陆世雄,是德保县马隘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陆世雄先通过电话与农世天交流,对其发音来判断具体地点。农世天说,她家在一个发音为“多浪”的乡镇。可是,德保没有一个乡镇与这个发音接近。
会不会这个“多浪”只是村名?陆世雄马上在脑海里搜索了一遍类似的地名。他突然想起,在与他工作地相邻的敬德镇,确实有个村叫多浪村。
陆世雄拨通了在敬徳镇党政办的电话,联系上了多浪村党支书。半小时后,该村党支书反馈称,20多年前,村民农振确的女儿走失了,他女儿的名字就叫农世天!
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陆世雄让肖先生把农世天到北流不久时的照片传了过来。一看到照片,农振确老泪纵横,“是她,就是她!”
4月25日,农世天在夫家亲人的陪伴下回到了家乡。看到父母,农世天泪流不止。农振确说,当年女儿失去联系后,他曾找过很多地方,但没有一点线索。随着老两口年岁增加,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女儿了。
对于热心村官陆世雄的帮助,农世天及其家人再次表示了感谢。陆世雄告诉记者,能帮助一个家庭重聚,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流讯10月28日,北流市城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比自治区要求提前两个月。计划投资7107万元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和计划投资4724.6万元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