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玉林市各级团组织把脱贫攻坚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青人才、青阵地、青资源”,大力实施“人才扶贫、造血扶贫、公益扶贫”,形成了全市各方青年力量积极参与“大扶贫”的格局。
聚合“青人才”
引导青年投入扶贫一线
玉林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动脑筋,各显其能,组织一大批80后、90后青年干部扎根基层,勇挑重担,投入扶贫主战场。
县级及以上团组织派出扶贫工作人员30多人,和贫困户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帮扶关系,直接承担第一帮扶人脱贫任务。同时,深入贫困村中认真开展一次宣讲、参加一次劳动、走访一家贫困户等“五个一”活动。
团市委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仍选派第一书记参与脱贫攻坚,同时支持定点贫困村扶贫工作经费3万元,帮助落实村级办公场所、村卫生室、篮球场、文化室等公共服务项目经费53万元,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费40万元,发动青年种养能人发展黄鳝、鸭嘴鱼、巴西人参种植等特色产业,并带动周边50户贫困户参与,共帮扶50户贫困户共220人脱贫摘帽。组织开展大学生扶贫攻坚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主动与玉林师范学院、广西教育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等高校开展校地合作,组织390多名大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扶贫、脱贫攻坚挂职锻炼活动。
依托“青阵地”
提升贫困青年造血功能
玉林市各级团组织依托玉林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每月定期举办一场现场招聘会、免费提供线上求职应聘,帮助贫困青年就业创收。目前,中心设市本级和北流市分部,进驻招聘企业达11000家,成立以来举办招聘会24场,参与招聘青年达3万人次,帮助青年实现就业5600多人。
“独臂”创业致富青年刘入源以托管代养、入股分红、自主
经营三种养羊产业扶贫模式,带动周边348户、1025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农村创业示范青年黄祖东通过入股养猪合作社、定期发放贷款分红等途径,为400多户贫困户提供脱贫致富路,贫困户家庭纯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容县都来乐农庄负责人刘洪邦主动帮助村民开通网店销售沙田柚,并通过收购村民无法自销的沙田柚,利用他自己的网店销售,帮助全村40%的贫困村民增收……
各级团组织依托玉林市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发挥“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作用,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培训、创业创新沙龙、创业分享会等多种形式活动,累计服务农村青年2万余人次,较好地鼓励和带动青年创业致富。
整合“青资源”
凝聚社会公益扶贫力量
在“一个阅览室·一支小牙刷”公益活动中,博白县沙陂镇八壁村小学人头岭教学点得到一批价值8万元的书架、课外读物、卫生套装以及乒乓球、篮球等体育用品;在“牵手筑梦,书送温暖”爱心捐赠图书活动中,11所学校得到价值50万元的图书2万余册;在爱心情暖困难留守儿童活动中,30名留守儿童走出农村,参观了博物馆,看了一场电影,开拓了视野……
不仅如此,各级团组织还以“党员团员1+1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阳光助残关爱行动”等志愿品牌服务为载体,组织青年志愿者到学校、社区、工地等开展扶贫济困、就业指导、免费体检等志愿服务活动2万多人次。同时以“四点半课堂”“文化艺术进校园”“公益免费培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全市800多名贫困家庭子女、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免费公益培训。今年以来,各级共青团筹集投入各类扶贫资金共539.66万元,扶困助学2547人次。
新闻推荐
自治区表彰“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先进集体、优秀个人 玉林市一批单位和个人获表彰
●7家单位获“全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先进后盾单位”称号●25名同志获“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31名同志获“全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员”称号本报讯(...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