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静新)玉林市作家梁晓阳最新长篇纪实散文《出塞书》在《中国作家》发表,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称之为“一部题材独特、书写壮阔的杰作”。
《中国作家》是国家级文学核心期刊,与《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一起被誉为“四大国刊”。《中国作家》在最新出版的2018年第6期以11万字的篇幅,隆重推出玉林市作家梁晓阳的长篇纪实散文《出塞书》。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为该书的发表撰写了推荐语。
写作时间跨度长达15年
据悉,梁晓阳从2003年开始动笔写作《出塞书》,到2018年结束,写作时间跨度长达15年,期间无数次往返于疆桂两地,经历了断断续续的生活磨难、体验和创作。2016年,《出塞书》成为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最终,《出塞书》完稿篇幅达47万余字。全书采用复调式结构,一条主线记录和叙述50多年间一代人为逃避苦难,从内地盲流到新疆的沧桑往事;另一条主线写作者为实现文学梦想、为陪妻子探亲和逃避南方生活带来的伤痛,为求解老人的身份之谜而坚持15年往返于疆桂两地,最终完成了心灵的“转场”的曲折经历。
《中国作家》此次发表的为全书的缩减版。邱华栋在推荐语中说:“梁晓阳的《出塞书》是一部题材独特、书写壮阔的杰作。西北边陲,一代人的沧桑往事,激发着一代人的漫漫求解,时代的画面徐徐展开,历史深处传来了动人的回响。全书语言生动具体,营造的境界辽远浩荡、沉郁苍茫,吻合了神奇的西北大地的质地;自传式的文体,非虚构的叙述,南方现实与西北追求的精神挣扎的映射,现实主义全景式的铺张,性情真诚的心灵史,堪称一部理想主义的悲情壮歌。”
梁晓阳坦言:“《出塞书》是一部只属于我自己的、别人无法代替的文本,我生命中刻骨铭心的东西暴露无遗。”
潜心打造精品工程
近年来,梁晓阳不为外界喧嚣所扰,潜心创作长篇,打造自己心目中的精品工程。去年,他的代表作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在全国600多部散文集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届三毛散文奖。据悉,梁晓阳近期还完成了一部以他的生身故乡天堂山区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同样是一部从历史深处写到眼前现实的作品,初稿字数接近50万字,目前正在紧锣密鼓修改中。“对于一直从事散文写作的我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尝试,也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期望它早日获得面世。”梁晓阳说。
作家简介:梁晓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70后,北流人。鲁迅文学院第33届高研班学员,广西签约作家,北流市文联主席。在《中国作家》《花城》《天涯》《散文选刊》《西部》《广西文学》等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出塞书》等。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获首届三毛散文奖。
新闻推荐
党员干部清理河中淤泥、垃圾本报讯(记者陈君铭通讯员陈军)5月22日,北流市新圩镇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保护南流江源头,党员先锋...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