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北流新闻 > 正文

耕读传家不必囿于乡野

来源:广西日报 2018-07-13 07:39   https://www.yybnet.net/

有感而发

秉心

据《当代生活报》报道,北流市卢氏族中,卢锡侯公祠流芳百年,高悬牌匾激励后人,将“耕读传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族人牢记先人“勤耕种,好读书”的古训,居乡,勤耕劳作,田野里硕果累累;在外,勤奋读书,工作中成绩优异。

耕读人家既追求知识,也讲究劳作;既承认“读书高”,又看得起躬耕劳作,其坚持的价值追求,具有深厚的积极意义。

北流卢氏族中百年祠堂里流淌至今的温润故事,将始于春秋的耕读文化生动演绎在眼前。如今我们走进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尤其是我区广大干部群众,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仍需要将耕读文化的内涵作为追求。

耕读文化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这片土地上数千载绵延不绝的,一是脚下的土地以及土地上漫长的农耕行为,二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湮灭的中华传统文化。农业耕作与诗书传承,是华夏文明的两个重要内核,滋养着炎黄子孙,一头维系着乡愁,一头探索着宇宙。

在短短百余年间,我们迈出农业文明,跨过工业文明,进入商业文明、人工智能的时代。耕读文化在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上貌似与我们渐行渐远,实则却在情感上悄然复苏。在福建海沧、云南丽江、江西婺源等许多美好的乡村,以一种博物纪念的形式,让人们感受耕田稼穑的地气,以及民以耕读为事、士以气节相高的文化传统。

何谓耕读文化?何谓耕读传家?躬耕如果一定要局限在稼穑之事、乡野之中,那就只抓住了耕读的形,而丢了耕读的魂。《颜氏家训》中说,如果只读书,不了解农业,不参加农业劳动,“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即通过农业劳动来体味人生,才能当好家、作好官。

推而广之,耕读文化作为一座精神桥梁,无论是在乡野,还是在城镇;无论是在农业文明期,还是在人工智能季,它都朴素地崇尚勤劳致富、崇文启智、耕以养身、读以明道的价值追求和哲学思考,有了这样的精神内质,谋生、创富也好,管理、服务也罢,于每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价值导向。

如今,我区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和工作岗位上,坚守耕读的精神,坚持耕读的行动,有助于为人生赋予积极的、努力的姿态,为时代创造丰富的、扎实的精彩。

新闻推荐

《北流市志(1991~2005)》 通过验收

本报北流讯日前,从2012年开始、历时五年编纂的《北流市志(1991~2005)》通过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的审查验收。《北流市志(19...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耕读传家不必囿于乡野)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