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博白新闻 > 正文

一个渔民家族26年的“白鹭缘”

来源:广西日报 2012-11-28 18:5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唐群峰/文  本报通讯员 廖晓东/图

26年前的一个春天,一群远道而来的白鹭在阳光下飞临博白、合浦两县交界处的一个水库,在一个小岛上安身,从此与独居岸边的一个渔民家族成为邻居。

美丽的湖光山色、友善的邻居,引来了更多的鹭鸟。渔民们将这些来自远方的候鸟视为贵宾,自觉守护,并一次次击退盗猎者,还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20多年里,这个淳朴勇敢的渔民家族,凭借一腔对自然生灵的敬畏与热爱,书写了一个保护候鸟的传奇故事。也正是在渔民们的庇佑下,鹭鸟才得以健康繁衍,发展到目前的3万多只,形成广西最大的野生白鹭聚栖地之一。

暮 归

11月18日傍晚,博白县江宁镇四联村一个深山水库,夕阳下的广阔水面金光闪闪。

“嘟嘟!嘟嘟!”47岁的黄业彬驾驶着一艘小型马达铁壳船,载着几名慕名来看白鹭的记者,在水面行驶。

突然,空中传来一阵清脆的鸟鸣。

“快看,白鹭觅食回来了!”黄业彬兴奋地招呼。

一抬头,便见十余只白鹭从夕阳中飞来,不一会越过了头顶。它们舞动着雪白修长的翅膀,优雅地降落在一个长满翠竹的小岛。

“这就是‘白鹭岛\’,目前广西最大的野生鹭鸟栖息地。”黄业彬指着小岛,带着几分自豪地说。

很快,又有两队约20多只白鹭向我们的头顶方向直飞而来,姿态悠闲。

黄业彬仰着头,静静地看着白鹭从头上飞过,眼中流露出一种爱怜,仿佛那是他喂养多年的宠物。

“赏鸟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七八月,那时岛上破壳而出的新鸟飞上了天,整个岛上有3万多只鹭鸟,成群结队在水面上飞,可壮观了!”黄业彬为记者没能看到这罕见的场景感到有点惋惜。

“现在大部分都飞走了,只剩下数百只留下过冬。到明年3月气候暖和时,‘大部队\’才会回来。”他说。

我们站在船头,看着一队队白鹭披着余晖从水面飞过,消失在小岛。不多久,天色就迅速暗下来。“鸟儿们都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啦。”黄业彬说着拉响了马达。岸边,已亮起点点灯火。

安 家

靠近白鹭岛一侧的岸边,几栋青砖黛瓦的房屋散落在树林中。这里居住着黄业彬的家族,包括他自己、两个兄弟、三个堂兄的家人,老老小小近20人。

此处地名叫陆丰坡,位置偏僻,距县城78公里,仅有一条7.3公里的黄土路连通村里。多年前建水库时全屯移民,最后剩下黄业彬的爷爷带领全家坚守,在水库养鱼为生。

这个渔民家族的大部分人都还清楚地记得26年前白鹭第一次造访时的情景。那是1986年3月的一个中午,风和日丽,当时家族所有劳力正集中在岸边修建房屋。突然间,一声声鸟叫划破寂静的长空。

大家抬头望去,惊奇地发现十几只白色的大鸟排队从天际飞来,它们舞动着沾满阳光的金色翅膀,一直飞到附近小岛的松树树梢上。这个罕见的神奇景象令他们惊喜不已,认定这是吉祥的好兆头。

随后一段时间,更多的白色、灰色大鸟一批又一批飞来,让这个沉寂多年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白天,渔民们看着鸟儿在小岛上空和水面盘旋。夜晚,鸟儿们细细的低鸣声成为他们的催眠曲。

白鹭鸟群的到来,排解着渔民们独居深山的孤寂。尽管当时肉食匮乏,但他们丝毫没动过吃鸟的念头。

保 护

岛上鹭鸟越来越多,引来周边一些村民的觊觎。在白鹭繁殖季节,盗猎者来到水库,用竹排溜到岛上,捕捉窝里的幼鸟。此时,黄氏家族的渔民们挺身而出,勇敢地守护着他们的美丽邻居。

每当岛上有鸟群惊叫着腾空而起,居住在对岸数百米开外的渔民们便知道有人上岛猎鸟,然后迅速集合人手前去制止。有时对方羞愧而走,有时双方发生冲突。

随着盗猎日渐严重,渔民们也开始了巡逻。经常地,几个年轻力壮的渔民撑着竹排绕小岛转悠。

一年年过去,渔民守护者就这样和盗猎者对抗着。在渔民们的保护下,鹭鸟健康繁衍,数量不断增加。

从1994年开始,由于风传白鹭幼鸟的绒毛是一种名贵药材,市场上一只白鹭幼鸟能卖到四五十元。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大规模盗猎被煽动起来。护鸟的渔民们面临严峻挑战。

1996年6月的一天,“白鹭岛”响起尖锐的鸟叫,大群白鹭四散惊逃。黄业彬和61岁的母亲吕从莲直奔岛上,眼前的场景令两人大吃一惊:几十名盗猎者散布岛上,疯狂地抓捕幼鸟,有的已得手准备逃离!

母子俩挺身拦住岛上出口。“鸟又不是你们养的,别多管闲事!”盗猎者倚仗人多,气焰嚣张。

吕从莲老人不为所惧,上前抢夺盗猎者手中的幼鸟,被一名盗猎者用铁链击中头部……鲜血涌出,淌过脸庞,将白衬衣染红,老人倒在地上。见势不妙,盗猎者四散而逃。

吕从莲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半个月,花去2000多元医疗费。

流血事件之后,渔民们意识到单靠自身力量已无法控制盗猎行为。于是他们将情况整理成资料上报林业主管部门。

守 望

看到报告,玉林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派出工作人员来“白鹭岛”考察。他们发现此处鹭鸟品种十分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黄嘴白鹭,自治区重点保护的苍鹭、绿鹭鸟、池鹭等。

几天后,一块禁猎石碑被竖立在岛上。同时,经林业部门下发的禁猎通知通过村委传达到当地村民耳中。

此后,明目张胆的大规模盗猎再未出现,但小偷小摸行为仍有发生。渔民们坚持巡逻,偶尔将偷猎者逮住送往公安机关。

就这样,26年里,黄氏家族成员默默地守护着鹭鸟,把它们当成了家人。鸟儿每年3月随春暖归来,4月之后幼鸟出生,到七八月,幼鸟长成大鸟;9月下旬天气开始转冷之后,陆续飞往更温暖的地方。

鹭鸟们年年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用信任当做回报,常常飞到离渔民很近的地方嬉戏。

近年来,“白鹭岛”在外面声名渐响,每年夏秋季节观鸟者不断增多,今年年初还曾有外地老板前来考察投资旅游项目。

无论未来这里是否会因旅游开发变得热闹,渔民们都表示将竭力守护“白鹭岛”,守护数万只白鹭的生存。“我们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们飞到哪里去,只知道它们的命运与我们紧密相连。”黄业彬说。

离开时,记者在岸边看到12岁的黄翔光正在喂一只白鹭吃小鱼。这只白鹭几个月前还是幼鸟时,被风从树上的窝里吹落地上,是黄翔光捡回家后喂活,现在经常飞到屋前来。“它喜欢跟我玩。”这个系着红领巾的男孩说:“我们是朋友!”

新闻推荐

百万鸭子“请”上岸 还南流江“清白”

本报记者邓萍本报通讯员朱汝春在河边搭个棚子,成群结队的鸭子游弋在水面上……这是过去在博白县南流江沿岸常见的围江定点养鸭的景象。不过,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这种景象逐步消失了。博白县...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一个渔民家族26年的“白鹭缘”)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