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博白讯近年来,博白县扎实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转”出了出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中国桂圆之乡、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林产加工基地等四大农业品牌,不少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转”上了小康路。
在龙潭镇东岸村的水稻制种田里,该村制种合作社的负责人谢日鹏向笔者介绍说:“我们镇今年水稻制种面积1.2万亩,亩产种子310多斤,今年水稻种子每斤卖10元,比种常规稻增收2000元。全镇有1500多户制种户,仅早稻制种一项,年均收入就达到1.5万多元,制种户‘最穷\’也是万元户。”
据悉,东岸村水稻制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每亩600元的租金租用了周边农户土地600亩,以1600元的月薪招聘了8名农民为固定工人。在这种方式下,农户流转土地使用权取得了租金,并成为企业员工获得薪酬,使农户两次受益,而且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去打工赚钱,取得更多的收入。目前,与东岸村水稻制种合作社合作的农户人均年收入约增加2000元。
在亚山镇白花村,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利用90%以上的土地种植甘蔗,每年种植甘蔗产量在3万吨左右,仅甘蔗一项年创农业产值18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2000多元。该村不仅通过村民种植甘蔗摘掉了“贫穷村”的帽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目前为止,该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3.95万亩,土地流转率30.7%,全县通过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产业基地有446个,土地流转涉及的农户数79973户,占全县农户数的26.3%。(崔俊娟)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