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八达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装饰一新的房屋排列整齐、生活日用品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日前,笔者来到博白县文地镇,目睹了当地库区移民们的幸福生活。
笔者走进库区移民杨腾业的家,只见一楼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钢筋。他告诉记者,2009年,自己家里分到了建房的指标,利用住房补助、库区移民贷款等条件,建起了房子。后来,他将自家一楼“改造”成一家钢筋厂,如今,已成这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
杨腾业的幸福生活只是当地库区移民的一个缩影。
博白县文地镇水库移民新村,属鹤地水库库区,其中纳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3800户18500人。该镇将库区移民新村建设与旧房改造相结合统筹推进,对没有房屋或者处于危房的库区移民优先照顾给予补贴,让不少村民搬出了只能挡风遮雨的瓦房。
迁得出、住得好、富得了,这是移民工作的准则。2004年,博白县根据上级要求,成立了移民办公室,专门负责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通过库区新村建设与旧房改造共同推进、库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库区建设与“美丽博白·清洁乡村”活动密切配合等,为移民打造新生活。如今,博白库区移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文地镇汽车站,笔者见到了正在招揽生意的摩的司机刘家兵。作为一名库区移民的他日子过得红火,他告诉笔者:“现在开摩的拉客每个月也有1200多元的收入,家里的房子出租每月也有2500元,生活比以前好过了。”
移民新村的建设,吸引了众多开发商前来投资置业。在文地镇的各大厂房,很容易找到库区移民的身影。在文地产业园瑞博电子公司厂房内,笔者见到了文地村的黄斌。他告诉笔者,厂里对库区移民非常照顾,一般都会优先考虑进厂,“这里离家只有20分钟,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真是太好了。”
记者也了解到,有新企业进驻当地需要招工时,当地政府都会到村里调查,对库区移民实行优先录取。这不仅仅为库区移民安居乐业打造平台,更播下一颗颗致富的种子。目前,该镇企业为2000多名库区移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此外,移民新村的建设还大大便利村民的生活。原址位于山上的山文新屋队,在移民新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整村搬迁搬到公路沿线,如今出行方便了。“更多的移民走出去,把新的生活方式、理念带回来,如今,这里大变样了。”村民们纷纷感叹。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