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民日报1月30日刊发了题为《广结农家亲巧解百姓忧》的通讯,对博白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十百千万“结亲连心·创星争先”活动,组织全县万名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深入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做法进行了深入报道,本
报今日予以全文转载,敬请垂注。
春节临近,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很多党员干部见面都会问这样一句话:“你最近结亲戚(走亲戚)了吗?”他们口中的“亲戚”,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七大姑八大姨,而是全县10509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回乡工作队员结的“农家亲”。
从去年10月份起,博白县在全县开展十百千万“结亲连心·创星争先”活动。围绕自治区“清洁乡村、化解矛盾、服务家乡”的部署要求,组织全县万名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深入基层“相亲、定亲、走亲、暖亲”,争当一名“会串农家门、会结农家亲、会说农家话、会干农家活、会解农家忧”的好党员、好干部。活动刚开始,很多群众也有疑虑:这个活动估计也就是走个过场。但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很快让群众感受到了真心实意。
“感谢书记,解决了我们家的老大难问题。”日前,博白县物资局军转干部庞家贵向玉林市委常委、博白县县委书记禤甲军敬起了军礼,并依依不舍地把前来他家“结亲”的禤甲军送到了家门口。因为,禤甲军在走基层过程中了解到庞家贵女婿因治病欠债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况后,当场帮其协调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给予解决。庞家贵深有感触地说:“这个书记真心实意关心我们,就跟亲戚一样。”
人手一本民情日记本,一张民情“连心卡”,博白万名党员干部“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从问一声冷暖,到解一件难事;从为群众跑一次腿,到为发展谋一个计,在一件件小事中,拉近了干群之间的感情,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这路修好后,今后出门方便多了,多亏了回乡帮扶的谢主任。”近来,博白县沙河镇双山村好事连连,不仅硬化了将近4公里的村道,还新建了一条1590米长的三面光灌溉渠,8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迎刃而解……
接二连三的好事,与双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谢平分不开。
双山村的村道交通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农民走的是泥巴路,种的是“望天田”,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获知这一情况后,谢平把兴修水利、建路富民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申报项目。在大伙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到了4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投入到道路、水利设施、人饮工程等项目建设中,让双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干部来到田间地头,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坐一张板凳聊天,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问题,这样的群众路线不走过场,我们才打心眼里欢迎。”双山村村民谢小琼动情地说。
“老乡们是念情的,有了感情才好办事。”为动员村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博白县委统筹城乡工作部常务副部长蓝钧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结亲”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把政策讲清楚,把好处说明白,村民自然就积极配合了。”据禤甲军介绍,目前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已开展“结亲连心”活动26.1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4758件,协调落实惠民项目233个,落实“清洁乡村”活动资金1.9亿元。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