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商从教圆梦人民教师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笔者慕名来到博白县那林镇六岗村小学采访。走进这所山区小学,但见一个干净、整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园一般的美丽校园展现在眼前,学校运动场、校道、文化长廊等设施一应俱全。据学校的老师介绍,一年前的学校并不是这个样子,学校破烂不堪,如今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宁校长的辛勤努力。
那林镇六岗村是博白县西部最边远的山村,今年37岁的宁永记就是出生在这个偏僻山村的一位贫苦农家。12岁那年,他亲眼目睹村里一位中年妇女因为没文化不识字,错把安眠药当感冒药喂小孩,差一点枉丢了小孩的生命。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宁永记的心,于是他立志要发奋读书,将来为教育服务为山里的孩子服务。天有不测之风云,初中毕业后,原本学习较好的宁永记因发挥不好,考不上师范学校,也圆不了自己的教师梦。父母希望他读高中再考大学,但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他主动放弃读高中的机会,外出经商。宁永记从小聪明伶俐,人缘特别好,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1992年秋季期,博白师范学校招收代课教师委培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宁永记就放弃在外面做得很有起色的生意不做,回家报考博白县师范学校。1995年毕业后,他便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一名月工资只有140多元的代课教师。他这样的选择举动,惹来种种非议,旁人也无法理解他,甚至说他“傻”,但不管别人怎么看待,都改变不了他当一名代课教师的决心,也动摇不了他的选择。
爱心撑起孩子的一片天
在山区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宁永记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一心扑在山区的教育事业,用自己一颗爱心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学校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那林镇六岗村小学有学生300多人,大多数都是生活贫穷的孩子。许多家长纷纷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农村让老人照顾或寄托别人照顾,这些“留守学生”、贫困学生和单亲学生等学校的弱势群体得不到关爱,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为了让这些学生在学校得到关爱呵护安心读书,更好健康成长,宁永记校长总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关爱这些贫困学生和留守学生,在学校建立这些学生的档案,开展“爱心”行动,做到一个学生都不能少跟踪服务。学生一旦在生活中有困难或遇到麻烦的事都可及时向校长求助,校长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做到有求必应,热心帮助解决。
六岗村小学五年级学生宁某,学习优秀,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由于家里贫穷,父母离异,学生宁某就留在家里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老多病,不仅不能照顾宁某,反而还要靠宁某来照顾他俩的日常生活,再加上跟同学闹矛盾,便产生极度的自卑心理,情绪低落。宁永记校长知道这情况后,找他谈心,从各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由于宁某得宁校长的关爱呵护,很快解除了他心头上的阴霾,快乐和笑声又重新回到他的身上。
宁校长不仅关爱每一个“留守学生”,而且对家庭贫穷的学生也关心帮助。该校三年级学生宁某,兄弟姐妹多,家庭特别困难,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面色苍白。一次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突然晕倒在操场上不省人事……宁校长闻讯赶来,二话不说,毫不犹豫把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给他披上,然后抱在怀里,请车护送他去医院,并掏钱办理住院手续,等到学生父亲匆匆赶到医院时,一切手续办妥了,便激动地说:“宁校长,太感谢你了!我的孩子在你学校学习读书真让我放心。”宁永记校长从教18年来,关心帮助多少学生,资助多少钱,他自己也数不清。他说:“能够陪伴山区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学校感受温暖和关爱,我不管付出多少、牺牲多少,我都愿意……”
舍家为校改变学校落后面貌
宁永记校长倡导团队精神,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细心经营。刚上任校长时,学校基础设施差,学校门口到处堆积村民建房材料和等待外销珍贵雕刻木材,垃圾也堆积成山,臭气熏天,学校运动场坑坑洼洼,校道杂草丛生,围墙又不完整,教室陈旧,课桌破烂,体育设施不齐全。面对如此多的困难,怎么办?宁校长并不因眼前困难所吓倒,反而让他更加铁了心,要用自己的双手,彻底改变这所学校的落后面貌。
宁校长深入村民家里,找他们促膝谈心,动员村民把堆放在学校的杂物搬走,积极找村里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社会热心人士捐钱捐物办教育,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改善山区学校的落后面貌。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紧张一度告停,为了使工程尽快完成,宁永记校长回家跟老婆商量,把家里多年的积蓄的钱取出来借给学校使用,从而确保学校按时开工。在宁永记校长的努力下,现在进入学校一眼就可看见建有一个宽敞、整洁、漂亮的大草坪;又投资建设篮球场、排球场、铺设校道,绿化校园,添置了新办公设备……每一个项目的建设都渗透宁永记校长的心血。从去年7月新校舍建设开始,宁永记校长不要学校一分钱补助,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老师一起建围墙,清理水沟、整地坪、硬化校园、绿化校园,使原来一个破败的山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村民看了,伸出大拇指说:真的很佩服这个说到做到的校长。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