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东平镇有一片古荔枝林,有上百棵,都是上百年的老树。”记者从市园林局的相关资料了解到,觉得很好奇,于是驱车去寻找。
记者一路依靠卫星导航来到了博白县东平镇新郑村村委,此时正是春耕忙碌的季节,村委一派繁忙,记者遇到一位热情的吕大爷,他知道这片古荔枝枝。在吕大爷的指引下,我们一行人开车穿过乡村小道一路颠簸了数公里来到新郑村门口坝南流江古渡口。
博白县东平镇新郑村门口坝位于南流江畔,发源于大容山的小溪一路向南流淌到此已变成一条奔腾的大江。古南流江上险滩密布,新郑村门口坝是其中一个险滩古渡。
“好大一片树林!”当记者走上一个山坡,看到眼前是一片密密麻麻的高大荔枝树林,硬是把渡口江堤围了个严严实实。这些荔枝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树冠茂密,形态上给人以饱经风霜、苍劲古拙之感。最奇特的是裸露的树根向四处延伸,像是一棵棵树手牵手一般,从江边一直延伸到100多米,由于太茂密了,一眼看过去还真的看不到边。在古树林中,记者发现有一座古朴的庙宇……
吕大爷告诉记者,新郑村门口坝这片古荔枝树林传说与历史上一位功勋卓越的将领有关。东汉时,伏波将军马援受光武帝刘秀之令率大军南征交趾。途经南流江,因水流湍急,乱石阻塞,马援即停兵疏凿,附近乡民自发前来协助疏河,使汉军顺利通过这一险滩。平定交趾后马援班师时,又再开凿险滩,以便利舟楫通行。白州乡民为纪念伏波马援将军造福一方,颂扬其丰功伟绩,纷纷建庙塑像,传世奉供,这就是我们这一地区流传久远的伏波庙及伏波将军传说的由来。后世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稳定边疆造福一方的功臣,把岭南最珍贵的荔枝树种在了神庙周边。我想这片古荔枝林的来由吧,当地人通过种荔枝树,把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寄托了在给他们带来安居乐业的伏波将军。
荔枝是岭南地区的果珍中的佳品,历史上为两广民众广为种植。从流传下来的唐宋的诗篇中,已尽得赞美之词。博白县东平镇新郑村门口坝南流古渡边上的这一片古荔枝林,数量之多实属少有,希望这片古荔枝林能够很好的保护起来。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