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这天是博白县三滩镇的圩日,和以往相比,赶圩的人不多,街头显得有些冷清。
对于三滩人来说,这种现象已习以为常。“现在是三滩镇桂圆加工的旺季,家家户户都在加工桂圆肉,很少有人出来赶圩了。”三滩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李博解释了这“季节性”的“三滩现象”。
和街头的冷清不同,在一户户家庭里却是热闹非凡。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挥动着手中的挑刀,忙碌地剥着生鲜龙眼。
盛产桂圆和黑皮甘蔗的三滩镇,被外界称之为博白“最甜小镇”,每年7月至9月,整个三滩镇“很忙”,家家户户在做着同一件事——加工桂圆。全国最有名的桂圆肉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欧洲国家。
三滩镇良茂村村主任黎光彩,是当地的桂圆加工大户。这个时候,是他的生产基地最繁忙的时候。上午摘龙眼、剥龙眼肉,下午5时开始烧炉火烘焙桂圆肉,到第二天凌晨3时,桂圆肉新鲜出炉,然后再打包、装箱……一条“流水线”上24小时运转。
这个“切片”也是这个小镇桂圆加工产业热度的一个“全景”。
“全镇80%以上的农户都从事桂圆肉加工,而且很多人都建有加工桂圆的烤房。”李博说,三滩镇桂圆加工规模之大堪称广西之最。
“加工大户的年产量基本上都在10吨以上,每年赚十几万元没问题。”黎光彩说。
现在,三滩镇已形成了固定的龙眼果批发市场,固定的桂圆肉收购站点,并引入了博白县广源食品公司、博白县鸿泰桂圆有限公司等公司或合作组织,有40家大型加工点。全镇年产桂圆肉3000多吨,产值约1.5亿元。
新闻推荐
70岁,对于一名老人来说,应该是在家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是,在博白县径口镇茶根村,一位70岁的老人为了救自己的孙女,选择外出打工。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这位老人作出如此无奈的选...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