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一:
公办民营养老企业处亏损状态
玉林市第一福利院与玉林市桂南益寿园,一边是属于公办性质的福利机构,一边是依托于桂南医院成立的民办养老院;一个位于玉州区城西开发区,一个位于玉州区玉柴社区内,原本并不挂钩的两个不同的福利院,在面对养老服务业时,却有着共同的苦:养老服务业基本处于亏损的状态,干这一行赚不到钱。而且风险也大,投身于这一行业,是需要有一颗大爱的心。
在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的今日,养老服务应当是朝阳事业。而根据玉林市民政局统计的数据:目前,玉林市总人口约710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人口有99万,占总人口的13.9%;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万人,占总人口的2%。而更坏的消息是,这个数据在将来一段时间内,还在不断地上升。这意味着,要面临着更加沉重的养老压力。
但这对于养老服务业应当是件好事,因为更多的老人,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但在玉林,我们似乎还看不到养老服务业的蓬勃朝气。据玉林市民政局的数据:目前,玉林市共有公办福利院8个,光荣院6个,日间照料中心13个,居家养老服务点41个,各类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5867张。按照国家的规定,每1000名老人就必须要拥有30个床位,但是玉林市仅有16张。可是,尽管我们床位这么少,入住率还没有达到一半。”玉林市民政局局长黄子年告诉记者。这意味着,养老服务业并不如数据出现的那样红火。
困难二:
传统的心理过不了坎儿
如果可以的话,72岁的龚老还是更愿意回到家里。
两个月前,他的儿子将他从医院接出来后,直接就送到了玉林市第一福利院这里。在这之前,儿子生怕他不愿意来,甚至没有跟他商量。“在这里,尽管也开心,但还是不如在家中方便,如果能回去,自然是更好,但是我家小孩工作也实在是忙,我能够理解他。”龚老说。
这正是目前中国,家有病老的最真实写照。
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许多老人是不愿意进养老院的。记者随机采访了十数位老人后,得出结论:我们进入老龄社会的心理准备尚未足够。“明明有小孩在身边,为什么还要我进养老院?在那里走了,家人都不知道。”不少老人对于这个话题显得敏感,并不愿意多说。
“我们这一代人,迟早是要到养老院去的。”一位40多岁的黄女士说,“因为,像我们这样在事业单位供职的人,一般是独子。没办法,他要吃饭,他要工作,他要有未来。你不可能叫他一个人在家陪着你过,若能够自理还好些,要是有个大病小痛,真的是没人理会。”
“主要是心理那道坎儿过不去,很多人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服务机构不孝顺,而部分老年人则认为到养老服务机构不光彩。”黄子年说,“在目前,家居养老还是最主要的。”
为了让这部分老人有活动的场所,玉林市依托于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与居家服务点。目前,日间照料中心13个,居家养老服务点41个。这些服务点我们都严格按着国家的要求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给他们有更好的活动场所,对于这部分老人,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些。至于老年人心理孤独的问题,恐怕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行。
困难三:
“医养结合”模式路并不好走
相较于民办养老院,市第一福利院的优势在于有专项资金去建设更完备的基础设施。但它的缺点也表现得明显,即缺少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这部分老人进行医护疗养。
“大部分进入到福利院的老人是失去自理能力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带着病痛。因此,除了平日里的起居作息外,还要有专门的护理工对他们进行疗养。”市第一福利院的梁仁军告诉记者,“但我们真的很难招到一个专业护理工,有时候连自己培养出来的护理工也打了退堂鼓。”
那么,将养老院与医院结合,依托医院雄厚的医疗资源,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人医疗服务,这个模式又如何呢?2012年2月,容县批准了医疗技术力量比较充足的罗江镇中心卫生院开办一家集医疗、养老于一体的老年人疗养院,并作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进行试点工作。
其实,早在2006年,益寿园刚从玉柴集团分离出来,归属于桂南医院管理的时候,就有过医养结合的尝试。益寿园的医、护、养一体化模式,因拥有优质的医疗资源,无疑具有“先天优势”。
但后来,他们发现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在于医保。因为即使老人拥有医保,但在养老院内进行的医疗,医保部门并不承认,老人就不能享受医保报销。而把老人送到能够进行医保报销的医院,但养老院又不可能专门抽调护工前往照顾老人,这时候家属就必须自己照顾老人,还是回到了传统养老的旧路上。桂南医院院长农维昌介绍说。
医养结合的路子,不能够只是民政部门的摇旗呐喊。如果解决不了医保的问题,医养结合就无法突破,将成为一句空话。农维昌说:“老人有病不能够及时医疗,怎么算得上是有尊严呢?或许,我们还需要更长远地走这条道路。”
探索“公办民营”的路子
在玉林市桂南益寿园,绿化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好,周围是居民小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安静的生活。但近来,却让农维昌焦头烂额。
2006年改革后益寿园就归桂南医院管理,但益寿园所在的东华小区仍为玉柴集团所有。为了解决场地问题,玉林市政府为桂南医院有偿提供土地60多亩用于新建养老院。但银行却并不接受土地抵押,资金周转就成为问题。
原打算将土地抵押给银行贷款,用周转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但是,银行却不接受名目为“医卫慈善用地”的抵押。这就像一块鸡肋,令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毕竟,他们要经营,需要资金的周转,现在完全卡在这里了。
与公办福利机构不同的是,民办养老院需要考虑的问题似乎更多些:土地、养老风险、资本和相关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在玉林,民办养老服务业基本上还处于初始阶段。但经营管理方面的灵活,却又是公办养老机构所无法企及的。
“必须是公建民营。”农维昌说,“政府将用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解决好后顾之忧,交给民间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才能够真正地刺激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这个行业才能够热起来,在其他地方的试点成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去年7月,玉林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南江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已经正式启动;于去年申报的博白县福利院“公办民营”试点工作也正在有序地推进。根据民政局提供的相关资料,玉州区玉城街道日间照料中心、南江街道南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12个照料中心投入使用,其中7个委托玉林市俏贝儿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成效较好。
这样一个模式的养老机构由企业负责运营,在人员的培训管理上较为灵活,在养老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更加丰富,这样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老人的养老需求。“我们将在日后建立的养老机构中将更多地采用公建民营的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进行推广,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事业中来。”黄子年说。
新闻推荐
...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