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瑶慧 文/图
2017年,市中区永安镇石板村被评定为四川省首批“四好村”之一,整洁干净的场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安居乐业的村民……石板村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正积极稳妥地推进。
住上好房子
圆了“安居梦”
门前大池塘,门后青翠竹,再加一幢青砖红瓦小洋房。
看着如今焕然一新的新居环境,虽然日子过得紧凑些,但倪萍觉得心里踏实,“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
倪萍是石板村一名留守妇女,守着自家雨打风吹的土坯房,遥想着几时能住上新房?
2003年,因为照顾老母亲,倪萍暂时搬离土坯房,房子却在这时轰然倒塌。没了家,她只能带着孩子进城租房,“既能照顾因生病长期住院的母亲,又能照顾孩子上学。”但对倪萍来说,家没了,心里总是空荡荡的。
2015年,在外拼搏奋斗几年后,倪萍决定和几个姐妹一起回家建新房。通过政府帮助,倪萍获得一笔危房改造补贴金,并最终将新房建在白鹤湾旅游度假生态园里。
为整体打造白鹤湾旅游度假生态园,园区业主李顺洪聘请专业设计公司,结合川南民居特色编制了3种各具特色的农房风貌典型设计图,以5万元/户标准奖励补助按图改造农房。
倪萍也按此风格对房屋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园区农户17户农房全部按图改建,新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改厨、改厕、改圈率达100%。
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石板村还新建房屋5处,改扩建12处。同时,以“政府投资+业主捐赠”的方式,修建公路1.3公里,便民路2.6公里,基本实现公路户户通,村民住上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好房子。
过上好日子
实现“就业梦”
沿着青石水泥道,记者走进位于石板村的白鹤湾旅游度假生态园,一汪池水,鸭群嬉戏。午后阳光下,广场上村民惬意地开展广场舞、篮球、乒乓球等健身运动。
此刻,不同于悠闲的其他村民,60岁的邓利英正在园区的山头上松土除草,“干一天有一天的工资。”邓利英将自家3亩地流转给了园区,自己每月到园区务工,平均一个月干下来能有1200元收入。
白鹤湾旅游度假生态园,是石板村引进返乡农民工,投资了4000余万元打造的农旅休闲项目,修户户通公路,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养殖,种植百亩莲花,打造乡村旅游地。
除了基本农活外,到莲子出产时节,邓利英还能和老伴在园区“做急件”挣上一笔,“我们书记还帮我们想办法鼓腰包。”
邓利英口中的书记,正是石板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莲。春节前,李君莲通过互联网平台,帮邓利英销售了200斤牛皮菜,“反正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农民要想过上好日子,荷包里有钱是首要的。深谙此道的李君莲,集思广益广开财路——
以农户入股方式联合业主成立农业商贸公司1家,流转土地1200余亩,发展荷花、莲子、食用菌种植等产业;石板村成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结合循环农业功能区打造,发展稻田综合养殖示范基地200余亩;成立莲之道合作社,注册“莲挚道”商标,打响永安“莲”品牌。目前,村里实现就地就业50余人。
石板村还通过连续两年举办“荷花节”、“浑水摸鱼”等节庆活动,开通农村电商服务站,实现“农产品进城”为村民增收开拓了多方渠道。
养成好习惯
吹遍“文明风”
村委办公室、园区广场……路面干净整洁、杂物堆放有序,道路两边的栅栏上,攀上了冒新芽的绿植。处处彰显着农村风格特色,处处尽显恬静舒适。
据李君莲介绍,村里聘请了由村民组成的保洁队,定期不定期对村里路面卫生进行清扫整理;园区里,业主还自行聘请保洁员,清扫整个园区。
与此同时,全村开展“农村摆顺、扫干净”活动,让村民积极整理前庭后院柴草堆放,并组织各组卫生评比,讲解垃圾分解知识,村民逐渐养成了“摆顺、扫干净”的良好习惯。
48岁的陈义容是住在园区的农民,虽然家里住的人不多,但是她总是把屋里屋外收拾得温馨干净。独立的院坝里,栽种着各类植被花卉;镶嵌瓷砖的两层居室,干净整洁,摆放有序。
“住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中,人的心情都会变愉悦,再辛苦都不算什么。”陈义容干净整洁的家,逐渐成为村里人学习的榜样,“在这样一个漂亮的园区里,自己也会想让它变得干净起来。”
此外,石板村还修建1.2公里排水沟、安装了47户自来水、修建了3个垃圾池、新增了25个垃圾箱,让村民在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中逐渐养成好习惯。
形成好风气
编织“小康梦”
2月14日,石板村“白鹤湾首届春节联欢会”在白鹤湾旅游度假生态园热闹开演,筹备了一个多月的白鹤湾文艺队也终于登上舞台,为村民带来《拉萨月语》《中国鼓》《好日子》《鼓动天地》四个节目。
虽然动作稍显稚嫩,但她们传递的热情却感染着在场的村民,为她们送上热烈的掌声。
2017年5月,喜欢跳舞的陈义容,自费采购了一批音响设备,并担任起领舞者,教习村里同样热爱舞蹈的村民跳舞。为了更有跳舞氛围,村民们还众筹购买队服、道具。
看着充满热情的文艺队,李君莲萌生了办一台联欢会的想法,“虽然她们是自发娱乐,但也是一种充实精神生活的好方式,我们再引导激励一下,让她们更加规范。”
文艺队每天练习,不断修改动作,变换队形,只为呈现一台精彩的表演。
当天,除了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外,李君莲还为村民准备了一堂法律讲解课,从民工维权、工伤赔偿、老人赡养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方面进行法律知识普及。
在石板村,还开展了“道德讲堂进农村”、“农民夜校”、“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评比。通过这些活动,榜样典型不断涌现,好风气逐渐形成,“虽然我们获得省级‘四好村\’称号,但是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开始。在奔小康的路上,让村民精神奔小康才是最重要的。”获此殊荣,李君莲感觉肩上担子更重了,也更有动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康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声远通讯员唐静骆泓铭)3月2日,广西博白县菠萝产业化循环农业经济建设暨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园项目、博白县海润“时代中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总投资额达18.5亿元,为博白县实现2018年第...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