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几乎天天吃,可是猪是如何养出来的,这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就很新鲜了。3月24日,玉林日报小记者团博白分团的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博白最大的养猪场之一的径口镇过路山养殖场开展采风活动。这次采风之旅让他们大开眼界,见识了现代养殖技术。
猪住“空调房”猪栏“免冲洗”
现代养猪真是牛!
15时许,大巴驶到养殖场门口,当看到一栋栋两层的养猪楼干净整洁,掩映在绿树丛中,小记者们欢呼着下了车。在陈站长的带领下,小记者首先去参观了泡粪池。“这就是我们的水泡猪粪,里边添加了一种叫益生菌的药剂,它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陈站长边走边给小记者们介绍道。来到现代化的“供料系统”车间,神奇的喂料机器,自动化的供料塔和给水系统足足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眼球。
最让小记者们期待的,莫过于走进猪舍,亲眼见一见这些憨态可掬的猪仔。当看到各种各样的猪在铁栏杆的圈里懒洋洋地睡觉,嗷嗷乱叫,小记者们显得很兴奋。陈站长向小记者们介绍道:“这些猪都有个专用名字,叫做‘外三元\’,家里养的叫‘内三元\’,近二百公斤的猪吃了饲料,也不会长肥肉,这就是所谓的‘瘦肉猪\’。”听完陈站长的介绍,小记者们纷纷表示大开眼界。随后,陈站长还向大家介绍了猪栏“免冲洗”技术和大猪“空调宿舍”——恒温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先进的养殖机器设备和现代化的养殖技术让小记者们增长了不少见识。
提问记录写作
小记者采访彰显专业范儿
“陈站长,这里的猪都吃什么呢?”“陈站长,这些猪养到多大可以卖了呢?”在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七嘴八舌地向陈站长提问。虽然只是第二次采访采风活动,但小记者们没有丝毫胆怯,自信、勇敢地去采访,俨然表现出了一名小记者的专业范儿,认真好学的小记者们受到了在场工作人员的夸赞。
从复杂的养猪过程聊到专业的养猪知识,再从丰富的养殖经历聊到现代养猪技术的变化,在与陈站长的交流中,小记者们知道了养猪的不易,对养猪的叔叔阿姨们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同时,大家无不感慨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采风活动结束之后,五年级的小记者李礼在他的作文里写道:“这次采风之旅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我为家乡有如此先进的养猪技术而感到骄傲。”
小记者语录:
@周靖霖: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猪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黄雅琪:这猪猪咋还有好几种颜色的呢?
@黎恩玲:这些猪猪真可爱,好像在瞪着黑黑的眼睛向我们打招呼呢!
@李其航:哎呀,猪的居住环境也是一级棒啊,像空调房啊,保持恒温20℃至25℃,真是亮瞎我的眼!
小记者风采:
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小学四(5)潘润政
今年10岁的小记者潘润政刚加入玉林日报小记者团博白分团时,更多是出于好奇。因为好奇,每一次采风活动,他都特别留心,都把采访笔记做得工工整整,写作也特别认真,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把美好快乐的童年记录下来。
新闻推荐
本报博白讯近年来,博白县旺茂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秉持“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筹好钱、做成事”上做足文章、下足功夫,着力实现...
博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白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