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密码:博白县双旺镇是革命老区,曾经是桂东南抗日武装根据地。至今在双旺镇的周旺村,还保留着许多当年抗战的遗址。周旺村人才辈出,物产丰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5月17日,《美丽玉林行》栏目组从玉林出发,前往云开大山余脉下的博白县双旺镇周旺村。热心人十七叔陈泓成自告奋勇带我们探访周旺村。
周华寺曾是地下革命者联络场所
在周旺村,有一座远近有名的古老寺庙——周华寺。周华寺是在明朝初期建造的,2016年重新进行修缮。周华寺外表看起来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承载和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远的传统风俗。
据了解,周华寺曾出过一位在香港很有名气的融秋法师。融秋法师是博白人,幼年于周华寺出家为僧,辩才甚佳。香港市中心最大的佛寺竹林禅院便是他所建,是竹林禅院的开山祖师。
周华寺内摆放的神像很多,跟客家人的信仰和传承理念有关。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诞,是周华寺一年中除春节之外最隆重的节日。周华寺一直由周旺村陈姓联合各族姓共同管理,香火旺盛,属博白县四大寺之一,曾有和尚住持几十年。在周旺村周边如今还有几座和尚坟墓,都是灰坟结构。
周华寺在抗日战争时期功不可没,是地下革命者联络的活动场所之一。抗日战争打响之后,周旺村人民为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热血青年陈咏、陈名三等同志的倡议下,成立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根据地,于1945年2月22日在周华寺呷血誓师出征。
一座寺院就是一个村落地标,更是一座文化宝库。历经五六百年的沧桑,周华寺虽修缮了几次,却依然能从其建筑风格和内饰构件中看到先人的聪明才智,在村民心目中散发着生命力。
欧式城堡是该村历史的活标本
离周华寺不到一公里,一幢灰蓝色的西洋风格的城堡很突兀地映入眼帘,让人惊奇不已。
“这是法国人于1916年在周旺村山水屯一带开采锡矿时所建,当时叫山水锡矿城。在1921年撤离之后便由当地一位姓李的人经营至20世纪40年代初。如今这里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革命教育基地。”十七叔陈泓成对我们说道。这是一幢两层楼的城堡,里面已经修缮一新,全部粉刷过,但原来的建筑风格仍有保留。城堡封闭性很强,进入城堡的门很小,里面两个中庭连接左右前后对称。没有开放式的阳台,只有十几个用铁栏珊封住的小窗。
“以前山水屯家家户户的人都会淘锡矿,山上、田里、小河都可以淘锡矿,那时候可热闹了……”说起山水锡矿城的往事,山水屯的村民们显然都很熟悉。78岁的冯道光淘锡矿最有名气,他从10多岁就学会淘锡矿,家里现在还存有100多公斤的锡矿砂。冯道兴(冯道光弟弟)的儿子冯代剑从家里拿出他父亲淘锡矿的工具给我们看,两个像扇斗一样的木格子,还有一把小铁锄。随后,75岁的冯道兴,拿着淘锡矿的工具,来到原先最早淘锡矿的小溪里,给我们示范淘锡矿的操作。
山水锡矿城就像一个历史的活标本,留下了周旺村村民家家户户淘锡矿的历史,同时还有着一段浓墨重彩的革命故事。
1944年秋,日军第二次入侵广西。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打响,1945年2月26日晚博白抗日武装起义誓师大会在山水锡矿城举行,之后星夜出动,挥师北上,攻克国民党顽固派多个乡政府,烽火遍及全县三分之二地域。作为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策源地,1985年博白县政府将山水锡矿城定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经历风雨沧桑,原来的山水锡矿城早已破败不堪,只剩下枪眼密布、墙皮斑驳的城墙。2015年初,县老促会研究决定对山水锡矿城进行修复,在恢复重建的基础上,扩大其体量规模,丰富其内涵文化,使其成为一处完整的人文景观,建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革命教育基地。
伏波庙曾作为地下革命交通站
周旺村大坑尾的伏波庙,坐落在云开大山余脉射广嶂的半坡上。陈泓成说,这座伏波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伏波庙奉有伏波将军、华光大帝、康王大帝、土地爷像,其中伏波将军塑像,金铠金甲,右手举鞭,双目圆睁,栩栩如生。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乡民朝香礼拜,香火旺盛。
这座伏波庙,当年也是地下革命工作者经常联络信息的交通点。1943年9月,博白县第一支革命武装队伍活动于桂东南射广嶂等地区,由于革命活动需要,博白党组织便在双旺乡邦杰村龙胫屯设立地下革命交通情报站,在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中,龙胫交通情报总站担负着侦察敌情,转送情报,掩护战友等任务。起义失败后,交通站积极配合党组织转移主力,保持了博白县抗日武装力量。之后,该站在全县设立了交通情报站83个,联络点60多个,对扩大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迎接博白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设置在周旺村大坑尾的伏波庙的铁马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交通站。
在周旺村探访,我们深刻感受到,无论是周华寺、山水锡矿城还是伏波庙,这些遗址、建筑的存在,对弘扬革命先烈的遗志,优良传统的相传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爱国精神的传承载体。
近年来,双旺镇党委政府以一种历史责任感抢修抗战旧址,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将富有正能量的文化内容挖掘出来进行保护。今后该镇还将加大对山水锡矿城、龙胫地下交通情报站和纪念碑的修缮、保护力度,广泛征集相关文物,加强对抗战老兵口述史的核查,整理相关史料,通过原址复原,故事生动展示,把这片土地的传奇发展成为一条红色旅游线路。
新闻推荐
小编说:上一周,玉林日报微报一条关于马路市场的推送,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后台不少网友都说了马路市场给自己带来的各种烦恼,同...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