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玉林法院打造智慧法院“玉林模式”,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区高院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请随我们一起,走进玉林市两级法院,向玉林法院信息化应用排头兵看齐!
玉林市新科基层法院院长王偲--
以身示卒 信息化系统应用驾轻就熟
2018年1月,王院长到北流法院走马上任,成为玉林市新科基层法院院长,以下,是王院长普通工作日的活动日志,也是玉林市法院院领导日常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时间:10月9日
8:00
到达办公室,使用电脑打开“广西法院综合门户”,进入“智慧审判系统”“查看系统首页本院收结案数据及本院开庭情况,本院本年度截止今日新收案件3775件,民事案件3248件,民一庭承办案件最多,961件,本周开庭案件21件。
8:20
使用电脑打开“待审批的事项”,查看到待本人确认的事项有3条:他主办的案件法官助理撰写的裁判文书初稿待他审核签发,二个案件的审委会讨论申请待他审批。他随即审核文书;修订内容,完成签发、审批申请。
9:30
收到手机短信提醒,明天上午中院行政庭到本院调研行程及工作安排。随即打开办公系统,进入待办事项,查阅安排并签署意见。
9:35
收到手机短信提醒,十点到市委会议中心参加会议。
9:50
市委会议室门外,接到办公室电话,一份文件需要马上签署。打开手机“移动办公”,进入工作流程,打开文件,签署意见后转给办公室。
9:50-12:00
会议。
14:30
收到手机短信提醒,本人主办的案件,15:00,在平政法庭,(2018)桂0981民初××号案件开庭。
15:00-17:00
开庭。
17:30
回到办公室,使用电脑打开综合门户,打开消息中心,有未读消息13条,逐个查看处理。这是王院长早已形成的工作日清的习惯。
18:20
离开办公室。
一点一滴,聚沙成塔,信息系统的应用,就这样不可抗拒地融入了王院长的日常每一项工作。
玉林中院执行局内勤雷彤梅--
从“锅大侠”到“郭大侠”的蜕变
以前,因为工作事务繁忙,执行局的内勤,被大家戏称为“锅大侠”(背锅的大侠):报表统计不及时,案件进展汇报不清,被局领导批评是常有的事。2018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之年,工作量成倍上涨的情况下,玉林中院执行局内勤雷彤梅,硬是从“锅大侠”修炼成了武功盖世的“郭大侠”。这不, “郭大侠”又展示了她惊世骇俗的“降龙十八掌”。
第一招“密云不雨”。“铃铃铃……”上午刚上班,雷彤梅办公室电话铃声就此起彼伏:“喂,是执行局吗?我是××案件的申请人,我想问一下案件执行的进度。” “喂,是执行局吗?我想问一下我申请的司法救助款项进展如何?” “喂,是执行局吗?我是××,我买不了机票,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答复说,这个电话可以告诉我原因?”……几通电话,都是当事人打过来的,这是日常最平常不过的电话了,雷彤梅作为执行局的内勤,既是对内的纽带,也是对外的窗口。看她熟练地打开执行系统,输入当事人身份信息,查询案件进展。打开办公OA系统,查看待办呈批件。打开失信发布系统,输入当事人身份证号,查询是否属失信名单库内人员……这些信息系统就像储存在她体内的“雪山气海”,所有问题答案都被快速定位。很快,她给当事人一一回复了。
第二招“飞龙在天”。在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工作中的雷彤梅除了认真还是认真--使用“执行委托事项”查看是否有外地法院委托玉林市法院的执行案件,使用“督办系统”签收并处理最高人民法院、高院的督办案件通知,使用“信访系统”转发相关涉执行信访案件到案件主办法院,根据需要发出“督办令”,使用“质效系统”查看实时的全市法院执行案件的动态,结案率、实际执行结案率、诉讼保全率、执行标的到位率等,这些都是她眼中重点关注的指标。
第三招“顺则有孚”。使用时间:下午3:00。地点:局长办公室。“雷彤梅,这是区高院刚刚下发的执行数据周报,你看看,我们都存在什么问题?”执行局张斌局长问她。“实际执结率、保全率、终本率比之前有下降,应是这段时间各院新收案件较多,压力大”;“这个肯定是执行信息没有及时填写,执行情况没有真实反映出来”;“这个数据我需要确认,等会儿我联系研发公司核算一下” “……”
玉林中院执行局领导喜欢称雷彤梅为“数据参谋”,可她总是习惯把自己当成大侠,在执行信息化这个“内功”上勤修苦练,“锅大侠”终于蜕变成了“郭大侠”。
博白县法院技术员梁庆南--
“有什么问题找庆南都不难”
2014年12月,梁庆南考入博白县法院从事技术工作,正赶上博白县法院建设科技法庭。当时要建9个科技法庭,其中5个在乡镇法庭。带厂家技术人员调试新法庭、培训法官、书记员……梁庆南第一次感受到做技术的忙碌。
去年5月,勒索病毒爆发。按区高院部署,法院系统所有电脑都需要进行断网打补丁,防止病毒入侵。法院的工作本来紧,网络停止运行一两天,工作就会堆积。为用最快的时间为全院(包括人民法庭)300多台电脑打好补丁,梁庆南在断网前连夜刻录了五六个打补丁的光盘,这样一来一次可以同时给五六台电脑打补丁。尽管准备充分,梁庆南还是连轴转了3天,最后升级工作完成时他却累倒生病了。
去年7月,博白县法院作为全区试点法院,启用新审判系统。虽事先在全院进行培训,但新系统上线还是出现各种情况。为确保案件“入口”顺畅,梁庆南在立案大厅驻守了一个星期,一有情况就马上处理解决。一个星期后,案件流转到其他业务庭,梁庆南便开始在院本部、人民法庭来回跑,解决各种大小问题,“那段时间电话几乎是不间断的,常常是接着手机,桌面上固定电话又响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月,新系统的使用总算基本稳定了下来。
到了去年12月,全区法院启用新系统,很多法院出现许多“不适应”,但博白县法院平稳度过。院长王明林夸道:“梁庆南可以当老师傅了。”同事们也说,“有什么问题找庆南都不难。”
“其实我哪懂那么多知识,都是靠学习的。” 梁庆南笑着说,“做技术工作啊,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学好专业知识,多问、多尝试,为法院信息化建设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像王偲、雷彤梅、梁庆南这样的应用者在玉林法院还有很多,“没有特别的精神,就没有特别的业绩。”他们如是说。
是啊,正是法院的每一位干警,用他们日常工作的丝丝缕缕,丰富了智慧法院内涵,为我们不懈追求的法院信息化3.0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闻推荐
“左看右写”系统截图法官编写裁判文书博白法院法庭电子卷宗质证法官使用“扫码立案”“网上立案”当事人页面王明林院长...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