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世纪行的“清洁乡村”行中,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乡村清洁设备、人员的大“升级”:投资过百万元的垃圾中转站、数十万元的生活小区污水处理设施、村村配备有保洁员……设备的投入及人员的聘用都需要巨大的资金,于是采访团每到一地问得最多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记者探访发现玉林的“清洁乡村”活动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投入。
“民生财政”不遗余力
北流市民乐镇南庆村沙塘片有一个微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解决了当地近千户农户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过去因为污水排放污染农田,常引起农民之间纠纷,现在附近的农民有的还使用这过滤过的水来淋菜呢。”该镇党委书记温道忠说。
这个污水处理设施总投入67.68万元,全部来自各级财政的投入。作为广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镇,民乐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配备了垃圾处理箱192个、勾臂车3辆、人力三轮车192辆,配套建设垃圾中转站1座,配备大型中转车1辆。
北流市副市长凌芝说:“我们的财政就是民生财政,必须重点保障民生支出,让农民享受环境美好的生活。”北流市今年在“清洁乡村”中本级财政共投入8371万元,安排项目100多个,其中增加环卫工人1700多名,镇、村两级清洁工人分别按照月工资800元/人、500元/人由该市财政统一发放。
“各方支援”源源不断
陆川县温泉镇洞心村在该村回乡干部的支援下成为一个“美丽幸福村”,投资71万元的风貌改造工程进行了中心管理房、活动场地硬化、进村公路及排水沟工程等10多项工程建设,而投资50多万元的惠民小花园已经露出美丽的模样……这些工程均是回乡工作队员争取或上门发动企业家、单位捐款支持建设的。
各方支援的资金正在源源不断输入“美丽乡村”中。容县在开展“百企联村、清洁乡村”活动中,按照自愿的原则,共有150多个企业与150个乡村结对兴建,企业共向活动捐赠资金300多万元和一批垃圾收集车。
“自生能量”生生不息
兴业县大平山镇陈村的4100多位村民正在为自己享受到的清洁服务买单。该村以村内人口计算应承担的费用,制定收费标准,规定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5元。村里成立“卫生清洁理事会”,负责向每户收集清洁费。垃圾清运队由该村村委在村中公开招聘,实行竞争招标,价低者得标,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各家各户放在垃圾收集点的垃圾进行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位农户拿着一袋垃圾放到离家100多米的垃圾箱,“过去丢垃圾是哪里近就丢哪里,现在实行清洁收费,再这样做既不环保也不经济,所以我宁可走远一点。”
现在,北流市扶新镇实现了村村垃圾收费制度。“目前我们的收费还是比较低的,最高的按照每人每月0.5元标准收取,最主要还是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主体参与的意识。”该镇党委书记庞邦津说。
北流市民乐镇元常村以1000元为一股吸引65名村民入股搞旅游,每年将收入10%资金用于清洁乡村,“村民以入股方式发展旅游,他们不但把一部分收益捐献出来用于清洁乡村,自己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乡村环境卫生,如此一举解决了清洁乡村‘资金不足、无后续监管\’的问题。”温道忠评述。
而透明化管理能确保“自生能量”生生不息。玉州区正在探索“三资托管”管理机制,即工作队筹资、社会捐赠及农户缴交的卫生保洁费交由镇(街道)财政所统一管理,确保清洁费专款专用、合理使用。
新闻推荐
大坑寨的历史和神秘的故事已经越来越少人知道了。面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曾经辉煌兴盛一时的寨子已在岁月的迁移中渐渐衰败,村民戴家深不免...
陆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陆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