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玉林师院读书的小邹(化名)无意中发现耳朵里长了一个小包,于是同学小黄便陪同小邹一起来到市某医院看病。当天早上,她们来到医院按照就医程序,在排队填写病历表的时候,一位40多岁打扮老土的农妇走过来对小邹说:“能给我看一下吗?我不知道怎么写”,说着就拿起小邹的病历表看起来,小邹也就热心指导农妇填表。农妇说是写病历表,却很认真地看了小邹的病历表之后,说了一句:“谢谢啊,我知道了”就走开了。
第二步:一名医托套近乎博取患者信任
填写完病历表,小邹和小黄便前往三楼寻找耳鼻喉科。刚踏上楼梯,一个30岁左右的妇女拍了几下她们的手臂,神神秘秘地叫她们别上去,说上面有一个老头患肺结核病死了,现在正在消毒呢。小邹和小黄很害怕,便迅速跟随那妇女一起到医院门口等候。等候的闲暇,那位妇女问她们来看什么病?小邹将她的病情告诉了她,妇女说,小邹的病叫毛囊肿炎,属于炎症。并说原来她的妹妹也长过这样的肿瘤,之后去找了位中医,吃了一副中药就好了。
小邹求医心切,便问起那位中医。妇女说,他之前也是市某医院的,现在自己开诊所了,治好了很多人。然后妇女又将这个中医吹了个神乎其神,又引来了一位30多岁的妇女过来插话,结果,几人一拍即合,让这位妇女带去找这个医生。
第三步:“医生”自称正规医院出来骗你没商量
一行3人跟着那位妇女一起坐上三轮车去找“医生”。“医生”的诊所位置很偏,很不起眼,转了几个巷子才看到。诊所摆设很简单:一张桌子、一张医用床和五六张凳。里面有一个秃头老医生和一个中年护士,正巧有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刚看完病,正等着抓药。因此,秃头老医生便邀请小邹坐下,询问小邹的情况,查看患处。再把脉后,立即断定是“血淤”,属于血液问题,需要慢慢调理,一个疗程要服十天的中药,开价要420元。小邹由于没带那么多钱,所以只要了五天的药,花了210元。
回来之后,小邹跟舍友们讲起今天的经历。舍友们立即警觉,告知小邹被骗了,因为同宿舍的阿秀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小邹回想当时的情节,发现漏洞颇多,只是当时求医心切,一时被蒙蔽了心智。小邹告诉记者,一定要把她的经历告知读者,以前车之鉴提醒大家警惕防范医托。
提醒:记者了解到,这些骗子经常在正规医院里游悠,专门找那些涉世未深,无多少社会阅历的人或是拿着行李的外地人入手。经常趁病人在医院候诊时或在来医院途中,在路口拦截病人及家属,也有些人在医院内装作曾经看病的患者,以其找更权威的专家为诱饵。欺骗病人及家属把他们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有关医托的报道,本报已经报道多次,医院也出台各种措施对医托进行打压和禁止,并张贴声明和警示提醒患者不要上当。但是这些医托仍然在医院内外“阴魂不散”,寻找可以下手的对象。记者希
望此篇报道能够再次警醒患者:提高警惕,别再上了医托的当。
民
声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