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一生,几乎每个时间切片都是同一个场景,基层兽医的工作就是这样。穿梭于山间的寂寞,周而复始的奔波,很多工作就是这样简单枯燥,平凡至不为人所知,普通又不可或缺。近日,记者跟随玉州区大塘镇水产畜牧站站长卢明忠来到玉州区大塘镇大双村冬瓜自然村,亲身体验了一回基层兽医工作的艰辛。
田埂上相见他正在忙碌工作,我的采访“见缝插针”进行
2月22日,玉林迎来了今年第一次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百米。汽车在弯弯曲曲的乡村道路行驶了1个多小时,几经颠簸,终于来到了地处偏僻山区的冬瓜自然村。
9时30分,车停村口。“卢医生在那,开始工作了。”随行的玉州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秦寿雄指着远处的田埂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几个“白大褂”正在一间猪舍旁忙碌着。
初见卢明忠,他身穿白大褂、脚穿水鞋,满脸黝黑、笑容憨厚,衣领有些湿,这是早起赶路时雾水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
“现在是春季集中免疫阶段,几乎每天都要到村里,挨家挨户地为畜禽打疫苗,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刚给8头幼猪打完疫苗的卢明忠趁着前往下一个点的空闲,赶紧给我介绍起了他的工作。
今年52岁的卢明忠从事兽医工作已有31个年头。作为一名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卢明忠和其他3位兽医肩负着大塘镇5个行政村所有畜禽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工作。
卢明忠说,基层兽医离农村最近,在农村,猪牛羊、鸡鸭鹅等都是农民的“宝贝”,这些“宝贝”生病了,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是他的天职。虽然辛苦,但他却很欣慰。村民对他很尊敬,无论走到哪里,大家都亲切地喊他一声“卢医生”。村民说,几十年来,他的脚印踩遍了这里的每一户门槛,是行走在田间的畜禽“保姆”。猪圈里工作
他一针一个准,不打“飞针”“下手”,累得够呛;我给他打“今天的主要任务是为幼猪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卢明忠边走边说,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要对畜禽进行两次集中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这些都是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疫病,畜牧人员称之为春防、秋防,这也是基层兽医的“规定动作”。
说话间,卢明忠来到村民韦月焕家的猪圈,这一窝幼猪共有7头。放下药箱,卢明忠开始工作。只见他跳进猪圈,先用隔板把幼猪全部赶到一个角落,然后从冷藏箱里拿出疫苗、注射器和稀释液,配置好针剂,然后双目紧盯,一针扎下去,正中猪耳朵根部,之后迅速注射、拔出针头,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下转A2版)日记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