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部分超市快过期食品“暗”着卖
记者在网上搜索了解到,现国内一些城市已有超市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然而,记者走访了玉林城区中心的通用、金城、北京华联、盛世百汇等超市,均没有看有设立有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也没有对即将到保质期食品作出任何提示。
随后,记者对部分超市货架上的食品进行巡查。由于春节刚过,超市里还摆着很多应节食品,不少超市正在对一些还有两三个月就到期的食品作特价捆绑销售,也有个别超市还在对一些还有几天就过期的食品在做促销。2月1日,在人民路某超市的乳制品区域,一些酸奶正在搞活动,每两个捆在一起,上面贴上了“买一送一”的标签,保质期一栏刚好被藏在了里面,基本看不到。记者掰开其中一个,只见酸奶的生产日期标志为1月11日,而保质期为25天,也就是说还有4天就要过期了。
■■超市: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会提前下架
没有提示,也没有设专区,那超市会如何处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通用一购、北京华联、金城超市等超市都表示,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超市一般会下架退回厂家处理。
“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超市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临近保质期商品是不可以作为正常商品放在货架上销售的。”金城超市金城店店长赵建荣告诉记者,超市平日会有专人对商品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快到期的食品会立即上报,然后超市会将食品下架退回厂家处理。食品种类繁多,提前下架的时间也各有不同,如饮料类的食品通常是在保质期前两三个月时就下架。
通用一购相关工作人员曾世媛也表示,该超市每个月都会有专人对商品进行检查,临近保质期的商品会及时撤下,通常保质期为一年的,会提前一两个月下架。
■■市民:关键是食品要安全可靠
“超市从来没见有明说食品要过期才促销,只能靠自己留心了。一般来说,快要过期的奶经常会作为新鲜奶的赠品搭售,零食也经常是新旧搭在一起混着卖,所以我买东西一定要看准保质期和生产日期才买。”经常逛超市的陈女士已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她表示,因为本身肠胃不好,所以一般会选择新鲜的食品,临近保质期一两个月的食品她都不作考虑。
“食品关键还是要安全可靠吧,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能打点折的话,我还是会买的。”市民黄女士认为,提醒与否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提供的是安全可靠的商品。她说:“即将到保质期也就是说还没有过保质期,质量应该是没有问题。不过在价格一样的情况下,如果有更新鲜的,那肯定不会选即将到保质期的。”
■■工商:临近保质期食品应予以明示
据中国工商报报道,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门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包装、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关食品储存条件等进行自查自纠,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督促食品经营者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工商部门早在几年前开始就一直在执行。”市工商局食品监督科蒋科长说。记者随后也在国家工商总局网站上查到,早在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就制定了《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里面就要求县级及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督促商场、超市等企业针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蒋科长告诉记者,玉林市工商部门一直重视对商场、超市等企业经营的预包装食品、进口食品、散装食品等食品种类的质量安全的监管,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严厉打击各类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他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该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所购买的食品新鲜安全。若买到过期食品,可拨打12315进行维权。
什么样的食品要在“临近保质期”专区销售:
一、食品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45天;
二、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
三、保质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5天;
四、保质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满之日前10天;
五、保质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
六、保质期少于15天的,期满之日前1至4天。
新闻推荐
“进价5元1公斤的苹果,如今卖0.5元也没人要。”一位姓刘的水果商老板告诉记者:“惨唷,亏死了。”2月7日,元宵节过后的一天,记者走进玉林市宏进农批市场,看到整个市场冷冷清清,...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