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玉林本地的或不少外地来玉林做生意的老板,他们遵循着行规,不断地积累着生意的经验和财富,同行生意竞争却利益双赢。但也有少数店老板用不正当的手段挤压对手,最终造成双方生意都不好做的结局。
一条“红布绳”隔断了多年朋友情谊
每到夜幕降临时,在玉林城区公园路玉林宾馆对面的两个相临的夜宵摊点之间,市民发现总会拉着一条红布绳。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条红布绳从去年开始就有了,两个摊位其中一家主人姓陈,另一家主人姓马。这是两家同业竞争,利益冲突的结果。
据了解,两位摊主是多年的老邻居,起初双方关系还是很好的,然而在经营中发生利益冲突之后,两人成了冤家对头。
入夜时,夜宵摊陆续现身街头巷尾。陈、马两家也拉着锅灶碗瓢先后到达“老地方”——公园路口,摆下桌椅,上热茶,手脚麻利地准备着。当然,他们还会习惯地在两个摊位中间处拉上一条红布绳子,以示分界线。
“拉条线免得相互争来吵去,少些麻烦事嘛。”小陈似乎理直气壮。记者看到,一家摆摊的地方在马路转弯处,面积大,人流量大。距离其摊位几米处,另一夜宵摊也正热火朝天地招呼顾客。两个夜宵摊售卖的主要食品都是粉类,附近还有四五个摊点也是卖粉类的。熟悉两家情况的市民说,几年前,老陈在那块空地摆摊做生意,过了不久,邻居也到这片空地另一侧做起夜宵生意。后来双方发生矛盾,拉线分好地盘后,双方就互不往来了,碰面也不打招呼,原来好好的邻居成了冤家对头。
生意竞争也能实现双赢
同行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同行也能坐下来互相交流。采访中不少受访店主表示,同行竞争是好事,只有优胜劣汰才会让人居安思危。“做事先做人”,只要会做人,遵守行规,不仅能把生意做好做大,还能交到不少同行好朋友。
“我做这行就是同行带入行的,你说同行能不能成为朋友?”在清宁路开一家铝合金销售店的江小姐笑着说。她的店是前两年开张的,开张前,门外汉的她悄悄来到另一家铝合金店当促销员,暗中“偷师学技”。其实,老板也觉察到她的目的,也知道两个店面相距不过百十米,但现在两家的关系很好,彼此坦诚相待,各做各的生意,有时还在进货销售方面相互支持。江小姐告诉记者,这条路的同类店面很多,她与“师傅”经常在一起交流,收费都是商量好的,统一价格,不把市场搞乱,大家的关系一直保持良好。
一位多年从事中药材生意的杨老板认为,可能一些商家的思维存在问题,总想着把同行挤压掉,以为这样就可以自己一家独大。其实不然,成行成市的生意最好做,就像中药港,本地、外地的商家众多,规模做大了,自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商家要达到共赢,重要的是要把心态摆正,每个商家都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客户群,有时候顾客需要的商品你不一定有,你可以介绍顾客到别家购买,相互关照,矛盾就少很多了。而且,做生意讲究的是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商品好、服务态度好,生意自然红火。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反而会导致商家两败俱伤,实在是不划算的。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