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冠中)日前新华社记者报道了“一棵白菜售价能买一斤半猪肉!”本报记者5月7日走访了玉林城区的菜市场,了解到如今的大白菜确实已不再是“白菜价”。
东明市场是玉林市民主要的菜市场,5月7日这个菜市场的大白菜零售价格每公斤为4元。而且在市场内销售大白菜的摊位只有两三个,存量很少。正在销售大白菜的陈大叔告诉记者,今年的大白菜价格比去年涨了很多,几乎是翻倍了。这两天到农批市场批发大白菜也需要每公斤3元了,去年批发价格每公斤最高只有1.5元。玉林城区其他较大的菜市场内大白菜的零售价格基本差不多,往年大的菜市场外“马路市场”都有一些三轮车装载有大白菜销售,今年却不见有了。
记者了解到,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新鲜蔬菜进入生长加速、大量上市季节,价格往往出现较大回落。然而今年,从春节以来,多种蔬菜价格特别是大白菜价格持续上涨且创历史新高。大白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我国山东、云南等蔬菜主产区持续低温寡照,加之病虫害加重发生,导致大白菜产量降低、价格上涨。油价上涨对蔬菜特别是大白菜价格上涨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多、“最后一公里”等顽疾也推高了白菜价。福绵管理区一位多年从事农产品流通的经纪人告诉记者,蔬菜从山东、云南等地农民“菜园子”到玉林市民的餐桌,一般要经过“菜农—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市民”等多个中间环节,每个环节至少加价10%。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有时菜价会上涨一倍。大白菜价暴涨的深层次原因是全国主产区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不稳定,应通过平价菜店、农超对接等方式尽量实现“菜园子”与“菜篮子”无缝对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