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玉林新闻 > 正文

“不管时代怎么变,中秋更重要的还是家庭团聚” ——一名外国人眼里的中秋“变迁”

来源:广西日报 2014-09-08 07:36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46岁的荷兰人荷海石已在中国生活了9年。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他,对中秋节并不陌生。

作为一家咖啡馆的老板,每逢大小长假,老荷总是很忙。

“过中秋,中国朋友都和家人团聚去了,外国人就都‘挤\’到我这里来。”老荷说,8号他要召集外国朋友们开一个派对,让他们这些“离家很远”的人也能感受到中国中秋节的美好。

9年前,老荷离异后来到中国,开启新的生活。最初,他就职于泸州市一所中学,担任外语教师。当时,中秋节给他的第一印象,是铺天盖地的月饼。

“学校发、同事送,说实话我不知道拿那些月饼怎么办?”他说,“我只能学着把月饼转送给其他人。”

在泸州,老荷第一次看到商店里标价1000多元的月饼时,感觉这个城市“有点疯狂”。“那时候的中秋节还不如叫‘月饼节\’。”老荷说。

除了月饼,当时的中秋节让老荷难忘的还有饭局。他常被热情的同事、朋友邀请“喝一点”,但从来都无法就是那么“一点点”。

3年后,老荷搬到了成都,在最“小资”的玉林片区与一位中国合伙人一起经营一家咖啡馆。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老荷总会热情地交谈几句。

在成都,他认识了妻子陈瑜,一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他也开始过上了各种风情浓郁的中国节。“端午节要送粽子,中秋节要送月饼,春节要发压岁钱,红白喜事要有点‘表示\’。”

几年下来,老荷慢慢成了一名“中国通”,也深深感受到经济发展给中国节庆带来的变化。

“近两三年,大家已不那么热衷于对节日形式上的‘表示\’,更愿意把钱花在旅行上,更加注重追求生活品质,懂得丰富休闲生活。”老荷说,“过去,客人们在店里主要商量‘吃什么\’;现在,大家喜欢讨论‘去哪儿\’。”

上个月,老荷19岁的大女儿也从荷兰来到了成都,准备在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习一年汉语。这是父女俩第一次共度中秋,也让老荷真正感受到了这个特别的中国节日的内涵。

“不管时代怎么变,比起月饼、吃饭、旅游,中秋更重要的还是家庭团聚。”老荷说,“一个节日会造就对一座城市的永恒记忆。中秋,会让我想起成都,想到中国。”

(据新华社成都9月7日电)

新闻推荐

福绵:六项制度治理乡镇干部“走读”

本报玉林讯(记者/骆怡通讯员/伍泽天)“过去农民白天要忙生产,干部要忙公务,有啥事想见个干部还真难。现在好了,镇干部不仅住下来了,每天晚上还主动上门‘夜访\’,问题解决了,感情也融洽了。”9月9日,玉林...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管时代怎么变,中秋更重要的还是家庭团聚” ——一名外国人眼里的中秋“变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