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情建筑。特色建筑。哈勒大学主楼。在Seam家的午餐。得到一位在这里读法学博士的中国女生小铭的引荐,德国小哥Sean要请我们吃饭。
Sean是学霸一枚,他是软件工程的博士,之前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过汉语,考过了HSK5级(最高级是6级)。他还在日本呆过六年,日语考了一级,这是日语最高级别。关键这个小哥颜值很高,而且还懂得各种烹饪,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但是偏偏要靠才华”的标杆。
此行要步行10分钟去到市中心,再乘坐10分钟电车到达位于郊区的宿舍区。第一次在语言不通的异域出行,我和来探亲的丈夫在家研究了半天路线,最后在车站旁边的自动售票机上买了车票,短途是1.5欧/人,长途是2.5欧/人,一日票是7.5欧/人。一路看过来,多数是老年人,基本不能用英语沟通,我们为了确认是否搭对方向这样简单的问题,一连问了几个人,最后才在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妈妈口中得到正确答案。
阳光正好,电车上视野也很好,正好浏览一下这个我来了一周,但活动半径不超过一千米的小城。带我去市政厅的小哥说哈勒是典型的东德小城,到底有多典型?连拍东德题材的电影都会专门大老远跑到这里拍摄。这里感觉有很多苏式建筑样子的筒子楼,和我从小生活的大学校园里的那些苏式筒子楼很相似,离家万里,却找到了安置记忆的风景。当然还有一些很欧洲化的建筑,但是多数都很破旧,外墙脱落,连窗框的装饰都已经剥落,一些新式的建筑也是有的,我住的地方就是一栋很简洁的五层住宅楼。
之后参观了解城市里的一些建筑,介绍的人说哈勒的很多建筑都是本来蓝图很好,比如哈勒大学的地标式主楼,当年就很雄心壮志地打算建个像凡尔赛宫一样的“一主两翼”的宫殿式建筑的,还请了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法国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来画蓝图,可后来资金不到位,就建个主楼不建副楼了。之后别的公司又买下副楼的地,建别的建筑物。古斯塔夫·埃菲尔看到后勃然大怒,说这是他见过的最丑的建筑,估计这位大师没什么机会见自己参与设计的烂尾楼吧,反正用着挺好,就没人有意见。哈勒人在建筑方面的审美真是很随意啊。
来到哈勒之前和一位在这里学习的北京学生聊天,问她对哈勒有什么印象,她说就是穷。当时我有些不解,再怎么说哈勒在德国也算是中型城市,能穷到哪里去?现在看到车窗外这样的景色,对比在鲁文和布鲁塞尔看到的欧洲风情的街景,终于明白从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过来的姑娘说哈勒穷的心情。如果是奔着欧洲风情和旅欧心情过来的话,哈勒恐怕真是让人有点失望。但对于我这种习惯了小城市的便利和安逸,对于实用的追求多于视觉的追求的人来说,哈勒还比较对我的胃口。
电车到了哈勒郊外的学生宿舍区,据说这是众多学生宿舍区中最好的一个。小区里大多是两层、三层的建筑,外观很普通,甚至有点像集装箱,有两人一间共用厨房和卫生间,和六人一间共用两个卫生间的户型,静谧又简洁。
Sean招待我们的是地道的德式午餐。
开头上的是竹笋奶油汤,味道有点像粟米羹,完全看不出汤里是什么,因为他已经把竹笋碾碎放在汤里。盛汤的容器是一只浅浅的碟子。
上主菜后换成了西餐用的碟子,主菜是野猪肉、大土豆丸子、小胡萝卜、冬豆。德国人嗜肉,尤其喜欢香肠,所以吃野味不是他们的偏好,野猪肉也是难得一见,而居然让他买到,还特地用来招待我们,实在是用心良苦。至于大土豆丸子,这个名称的翻译我们还特地讨论了一下:刚从汤里捞出来的时候,咋一看我们还以为是整个土豆煮着吃,入嘴后才发现这是土豆和面粉一起捏成的孩童拳头大小的丸子,中间还有一小点儿肉馅,这个是德国人的主食之一,如同米饭之于南方和面食之于北方一样。小胡萝卜是名副其实的小,像我们玉林的特色肉蛋,超市经常看见有卖,一大簇翠绿的萝卜叶子下面是一嘟溜红得喜人的小萝卜,十分好看。最后还配上类似酸菜的紫色的东西,味道很酸,我和丈夫吃不习惯,但是作为配菜放在旁边,棕色的肉,黄色的土豆,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豆子,紫色的菜,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其后Sean端上一盘烤得黑黑的肉,说是tuo肉。我们猜了半天,骆驼肉?兔肉?最后才搞明白他说的是鸵鸟肉。
正餐吃完后,又换一轮碟子,上甜点!甜点是Sean最拿手的,据小铭说,她在Sean这里从来没有吃过同样的甜点。这次的甜点是巧克力蛋糕,比在国内吃的蛋糕薄,中间还夹了布丁,旁边配上鲜奶油和冰淇淋,那叫一个香啊!惹得我们两个女生一边不停地吃,一边担心这么高卡路里,不知要运动多久才能消耗掉。
总体来说,除了甜点以外,我还是比较喜欢中式饮食。但是不得不承认西式吃法的卖相很棒,而且几乎多是冷盘,所以厨房没有什么油烟。
因为明天就是复活节了,Sean还在每个盘子里摆上一个兔子形状的巧克力,非常好玩。这让我想起,周四的时候我们去食堂吃饭,食堂大妈也挨个儿去到每一桌分发兔子形状的巧克力。
吃完饭后坐电车回到市中心的广场,看到广场上有放飞泡泡给孩子们玩的大叔。“放飞泡泡”这个说法我思考了一下,无奈没有更好的概括。那个大叔用小桶装上泡泡水,然后拿两根小棍子牵着绳子,绳子有打成圈圈的结,把绳子浸入小桶中,再迎风一扬,硕大的泡泡就“放飞”出来了。我们平时吹的泡泡一般只有苹果大小,而这些泡泡一般都有气排球大,大的泡泡甚至可以装下两三岁的孩子。泡泡是透明的,又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彩虹之光,随着泡泡的飞扬,四周立刻变得梦幻起来。广场上的孩子们都无比欢快地追着跳着玩泡泡。透过七彩的泡泡看午后阳光,湛蓝的天空,电车轨道,广场上的钟楼,一切如此清晰美好,又如此梦幻……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