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猪龙"热闹不再在狭小悠长的柴行巷,有一户人家:房子占地约一亩,灰瓦青砖,青苔铺地。这间建于明末清初的房子,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战争,现在仍依稀能看到旧时的模样。房子的主人姓龙,因杀猪出名,玉林人称“劏猪龙”或“柴行龙”。
农民起义指挥所 曾遭日机轰炸
“劏猪龙”5代人杀猪卖猪肉,童叟无欺,信誉极佳,闻名玉林城乡,是一家百年老店。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杀猪卖猪肉为生的,是玉林第一家以杀猪为业的人家,这个宅子也是当时玉林最豪华的房子之一。”房子主人76岁的龙书初先生自豪地说,老宅由祖先厅、花厅、杀猪屋、小院子和若干房子组成。
1898年,官逼民反,农民运动在各地兴起,玉林也不例外。在老宅的门口,有一名男子补锅赚钱。他是“上帝会”玉林头目“铁猫九”,以补锅为掩护刺探玉林城里的情报。龙书初的高祖知道后,和3个兄弟一起拜“铁猫九”为师,每天在老宅练功。后来,“上帝会”攻打玉林州城,绰号为“番鬼马骝火宝五”的先锋官在龙家老宅指挥攻城,杀了州官后,不料仍打败仗,高祖等人退到六万山。
抗日战争期间,龙初书的父亲担任街长,宣传抗日,号召商会抵制日货。1938年11月22日,日本敌机首次窜犯玉林,玉林城里警报响起,成千上万的市民跑到农村躲避。“劏猪龙”的族人跟随人群到玉皇堂附近的防空洞躲避。
当日上午,7架日本飞机分三小队出现在城区上空,其中3架飞机排成品字形轰炸城内。一架飞机在柴行巷上空盘旋多次后,俯冲对着“劏猪龙”投下了一颗炸弹,炸弹落在了祖先厅门前的阶梯边,祖先厅、杀猪屋、花厅顿时被夷为平地(这一幕被一位如今依然健在的梁姓老人目睹)。无家可归的龙家人只好投奔亲戚。杀猪屋被炸毁,龙家人从此只好在地坪上杀猪。
拆下的玉城墙砖 用于翻新老宅
1939年,因防空需要,政府组织人员把玉林城墙拆除。龙家人购买部分拆下来的城墙砖用来修缮老宅。用玉林城墙砖盖的一间小房子,现在依旧保存完好。这是玉林唯一一间被日本飞机轰炸过尚能保存下来的民居,已成为龙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人们经常跟孩子们讲述当年老宅被轰炸的往事。
新中国成立后,因龙家人有杀猪的手艺,政府让龙家的男人到食品公司继续从事杀猪或者到烧卤组工作,女性则到织布厂上班。老宅再也听不到杀猪声了,龙家人在老宅里平静地生活,繁衍生息。
改革开放以来,从“劏猪龙”走出了很多大学生,成功的商人更是远近闻名,“云龙商贸”、“金龙大厦”、“东龙商店”等知名企业都是“劏猪龙”人经商的成功代表。后来,“劏猪龙”人在各地买了新房,渐渐地老宅不再有人居住,青苔爬上了台阶。只有重大节日,“劏猪龙”人回老宅祭祖,这间老宅才会恢复往日的热闹。
老宅经历的沧桑岁月,也让“劏猪龙”人倍觉骄傲和唏嘘。如今,“劏猪龙”人还有一位老人在卖猪肉,他是龙书初78岁的堂兄,从食品公司退休后,因为舍不得“劏猪龙”这把肉刀,依旧每天在卖猪肉。
(线索提供人:李先生稿费30元)
新闻推荐
道路改造初现雏形工人正在道路绿化带栽种花木大批景观树正在种植。铺设柏油路快马加鞭。认真铺设人行道阶砖。...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