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卢女士来到本报陈瑜工作室,讲述了9日晚自己的银行卡莫名被盗刷的经历。一张不常用的银行卡里面的7500多元被一次性划走,卡和身份证均未离身,此卡也未开通网银或在网上消费,怎么被隔空盗刷的?卢女士始终想不明白,事后她报了案。
是谁划走了我卡里的钱?
9日晚8时许,正在上班的卢女士收到一则手机短信,是银行发来的出入账提醒信息,说她银行卡有一笔7000多元的消费。“当时我以为是骗子发来的短信,看了一眼就没理会。”10时许下班回到家,仔细翻阅了一遍短信,她再也坐不住了,马上冲向银行柜员机。
卢女士在离家最近的ATM机上查询,发现卡里只剩下0.88元,7534元不翼而飞。卢女士赶紧通过ATM机操作存了100元,接着又把100元取出,以此留下证据证明卡和人都在玉林本地。
第二天一早,卢女士到银行打印流水详单,发现把钱划走的是“世纪之都个体户丁”,卢女士求助银行希望查询到对方所在地,银行职员的答复是无法查询,建议卢女士报警。
卢女士纳闷了,这张银行卡平时很少用,只在正规的大商场、超市刷卡消费,而且没有开通过网银和快捷支付等支付方式,钱是怎么被盗刷的?这个“世纪之都个体户丁”又是谁?
持卡人可否向银行追责?
事后卢女士报了警。她想知道,银行卡里的钱无故被划走,如何进行追责,挽回自己的损失?
据了解,全国各地银行卡被盗刷屡见不鲜,ATM机、POS机都有可能成为盗取银行卡信息的途径。有的通过法律途径成功挽回损失,有的则不了了之。
本报法律顾问、三益律师事务所范德普律师认为,能否向银行追回钱款,关键要分清楚是谁泄露了银行卡的相关信息。
银行卡信息泄露的渠道很多,包括持卡人在商场、饭店、POS机等终端刷卡都有可能泄露银行卡相关信息,也有可能是银行方面泄露。若因银行方面过错,银行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储户未能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具有一定过错的,也需承担部分责任。
如公安机关调查结果证明持卡人并未泄露过银行卡相关信息,那么银行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持卡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记者蒋西河)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