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庞献)20日上午,桂南医院会议室,60多名地贫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与市地贫协会、蒲公英之家、北流义工协会等公益组织负责人交流,学习治疗地贫孩子的方法,了解获助途径。
“根据我的统计,2012年5月至今,玉林共有9名地贫孩子通过移植手术实现‘脱贫\’。”桂南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徐建权说。在地贫家长眼里,徐医生是他们的“战友”,会耐心地帮他们解答相关政策,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徐医生说,2015年玉林有7名做移植手术的地贫小孩分别获得“天使妈妈基金会”8万元至10万元的救助。如何能获基金会帮助?如一位家长写信说,孩子身上流淌着45个人的血,求助人心怀感恩,记得曾获得哪些帮助。还有个孩子说,妈妈为了给她配骨髓,生了3个弟弟妹妹。伟大的母爱也让人动容。
地贫协会会长何崇安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太消极了。我们应该是“会笑的孩子有糖吃”,与徐医生一样,她告诉家长们应该先自救、再求救,自己先积极努力地去照顾、医治孩子。
徐医生通过课件讲解了治疗地贫孩子的方法,重点为家长们解答了新落地的大病医保救助政策,“只要购买有城镇居民医保或者新农合,自己不用再付一分钱,就能自动进入大病医保范畴。”徐医生就政策的报销比例、有效期、合规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了讲解,特别叮嘱家长:“不管什么时候,你为孩子医治了多少钱,都要保存好材料,包括发票、清单、疾病证明、医保结算单。”
新闻推荐
在柴行巷里,热心读者李鼎和与居民聊柴行巷的传说。北门里用老城砖堆砌的花坛。幽幽九曲巷。...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