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近日,江苏宿迁市一对不愿向“向父亲母亲道歉”、“向公公婆婆道歉”的夫妇被沭阳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并通过官方微博与微信向社会公布。沭阳法院的“首吃螃蟹”之举,将欠“道歉”不还的“情感老赖”列入失信黑名单的惩治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而类似的“以法治孝”,玉林市还没有先例,玉州区法院法官表示——
“有关亲情矛盾的家庭纠纷大多经过调解化解了,目前玉林市还没有把子女不孝列入黑名单的案例。”玉州区法院的法官告诉记者,虽说玉林还没有将不孝子女等同老赖的先例,但在实际执行中,易审难执仍是赡养案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案例
多次强执教育,5子女终于感化了
李某与凌某是玉州区的一对老夫妇,辛苦抚养2子3女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然而,由于家庭琐事引发矛盾,李某夫妇与子女的关系并不好,子女因此以各种借口推脱责任,不愿承担赡养父母义务。而李某夫妇除了每月数十元的农村养老保险金外,再无其他收入,生活过得相当困难。
因生活陷入窘境,李某夫妇在向子女求助无果后,诉至法院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法院判决李某夫妇的子女等5人每月各向父母供给大米10斤和支付赡养费200元,但子女仍不履行义务。李某夫妇多次申请强制执行,但每次通过银行划扣处理完毕后,下个月子女又不愿意自动履行每月规定的赡养费用,李某夫妇又只好申请法院执行。
为解决李某夫妇的后顾之忧,玉州区法院执行法官传唤其子女来到法院进行调解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子女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既是传统美德,更是法定责任。最终,李某夫妇的子女在法律和亲情的感召下被感化,主动承担赡养义务,并兑现了3390元赡养费给李某夫妇,这起赡养纠纷案件执结。
罚款又拘留,不孝儿总算想通了
因家庭纠纷不愿赡养母亲,法院判决儿子陈某每月支付赡养费200元给母亲,陈某不履行,其母向玉州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标的1500元。
立案后,经法院多次传唤陈某到庭了解情况及落实履行义务,但陈某均拒绝到庭,亦拒绝履行义务。查明陈某系工商个体户,完全有履行能力后,法院即派出数名执行法官及法警,将陈某拘传到法院,经主办法官对陈某进行耐心法律宣传教育、说服工作,陈某态度仍然强硬。
最后,法院依法对陈某作出了罚款1000元和拘留15天的处理。在被拘留期间,陈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出了深刻检讨,并履行了义务,表示以后要认真学习法律,按时将赡养费足额支付给其母亲。
冻结扣划赡养费,老人生活有希望
2003年,李某的丈夫去世后,年过八旬的她多次遭遇事前约定要赡养她的二儿子打骂,并拒付医药费。2011年,因家庭琐事,二儿子还将母亲的生活用品全部丢出去加以毁坏,并将她赶出家门。李某诉至法院,要求二儿子承担赡养义务。判决生效后,二儿子拒不履行义务,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收到李某的案件后,执行法官对李某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李某的大儿子反映,弟弟因为母亲对宅基地分配不公而产生矛盾,街道委员会组织双方调解,三兄妹各负担母亲每月200元的赡养费,大哥和妹妹每月按时给付,唯有弟弟拒绝支付。执行法官随后找到李某的二儿子,一再向他申明赡养老人是儿女的法定义务,如果他对家庭共有财产的分割有意见,可向法院提起分家析产的诉讼,但其仍然坚持表示不愿意赡养老人。
鉴于李某二儿子态度强硬,没有回旋余地,执行法官随后查询了他及其妻子的银行账户,并冻结扣划了相应的赡养费至法院专户,交到了李某手中。
法官:解决赡养案件难题,须重视纠纷背后矛盾
“在民事审判领域中,赡养纠纷在整个婚姻家庭纠纷中所占比重较小,但赡养案件却是所有家庭矛盾中最集中的部分。”玉州区法院法官表示,赡养纠纷一般首先是经过家人、亲戚、朋友的协调,村委会的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在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后才提交法院。法院对赡养案件始终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但此类案件较为复杂,一方面被告人数一般较多,意见难以统一,另一方面双方当事人矛盾突出,调解起来难度极大,更多是以判决形式让被告支付必要的赡养费用。
要解决赡养案件难题,须重视纠纷背后的家庭内部矛盾。除了劝导子女赡养父母,还要让父母认识自己的过错,以及体谅子女的难处等,在调解工作中兼顾法理和情理,才能使双方修补亲情,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对于确属经济困难的子女,可以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酌情减少赡养费的给付数额,对于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通过法院判决使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护。同时,积极普法,扩大教育范围,更能促使全社会增强保障老年人权益的责任感。
律师:“以法治孝”落到实处,会警示或唤醒更多孝心
广西典圣律师事务所陈兆福律师就此分析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等,“孝”不仅是道德义务,更是法律义务,为“以法治孝”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然而,规定再硬,措施再得力,也会遭受一些不孝之人的“软抵抗”。
事实上,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标的并非局限于金钱,行为自然包含在内。沭阳法院的做法,在道德与法律之间找到平衡,确实值得推广和普及。尤其是将不孝子女列入失信名单,承担与失信“老赖”同样被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消费,无法办理银行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等的失信代价,不仅倒逼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更能彰显法律不容践踏的神圣尊严。
心理专家:积极消除与儿女的矛盾老人晚年生活无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麦雨认为,儿孙绕膝,子女孝顺的晚年生活是很多老年人的期盼。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事难遂人愿,日常琐事处理不当,往往导致家庭矛盾出现,甚至关系破裂,形同陌路,约束他们的伦理不起作用了,一些子女便开始拒绝赡养父母。
其实,父母为什么要与子女对簿公堂讨要赡养费呢?是因为父母认为自己占理,想要借助社会的力量给子女施加压力,这也可能是做父母平常惯用的方法,也就是只顾及道理不考虑感情。殊不知,这样一来,无疑是将“家丑”公之于众,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强。这个时候,如果纯粹用社会舆论力量和法律的惩戒来给儿女施压,让儿女屈服,非但事情解决不了,还给双方的关系打上了一个死结。所以,即使父母在法庭上出了一口气,事后还是因为彼此的关系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判后执行难始终困扰其中。
要解决家庭矛盾,感情修复是一个大方向。双方要找到出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要少一些指责,多讲一些暖心的话。人非草木,时间一长,彼此的矛盾理顺了,横亘中间的坚冰也就融化了,这样一来,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自然不用犯愁。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