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爷,一时手痒,当场"研墨"。小朋友越过隔离带,抚摸"玉林城墙"。大爷,看到喜欢的文物,眼看手不动才是正确的欣赏方式。"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名册"墙被抠去了两个字。身体紧靠骑楼街壁画照相,容易损坏画作。往"原始人领地"丢弃气球。用手指戳地图。大爷一时好奇,摆弄起木偶。市博物馆自2015年12月26日正式开馆以来,前去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元旦假期,每天都有七八千人进馆欣赏文物、品味历史文化、了解玉林民风民俗。但参馆市民的一些不文明之举,在博物馆里不难见到,影响他人参观,甚至损坏展品,令博物馆很受伤。
在馆内大声喧哗、小孩追逐嬉戏很常见,孩子大声尖叫家长也没有制止,影响了他人的参观和思考;在敞开式展位边,用手指触摸展品和地图、图表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场景式展位,有的市民甚至跑到展位上与塑像合影,或者坐到作为文物展品的椅子上。
“为了美观和现场感,像骑楼等敞开式场景展览,我们原来没有隔离带拦着的,由于有的市民跑到场景里,我们不得不拉上隔离带。”市博物馆李长江馆长说,元旦期间进馆参观者众,为防止展品遭破坏,邀请玉林师院25名志愿者在一些重点展位守护。
用自拍杆、三脚架、开闪光灯拍照、吃零食等行为在博物馆里面也是不允许的。“有的市民还在地上吐痰,垃圾桶边丢着各种零食和包装纸。有的市民在看文物时,喜欢用手抚摸玻璃罩甚至趴在玻璃罩上,影响了玻璃罩的干净透明。”李馆长说,有的孩子动手抠去了结束语和“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名册”墙上的字,让人心疼。
博物馆大门处张贴着“参观须知”,希望市民进馆参观前先看一看,不要携带打火机、管制道具、宠物进入馆内,人多的时候,不要拥挤参观。
“博物馆是全体市民的宝贵财富,是一个高雅的学习、欣赏的殿堂,大家在参观时,穿着要端庄,不要穿拖鞋、背心等进馆。”李馆长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博物馆知识的普及,这些不协调不文明现象会逐渐消失。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