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南宁海关驻玉林办事处成立,结束了玉林没有海关的历史。5年来,海关共为全市进出口企业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6991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59.9亿元;仅2015年前11月,全市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总值达9.91亿元,较2010年增长52.5%,玉林市外向型经济发展迎来了“国门红利”时代。
便利通关“减负”激发企业活力
“过去报关要到贵港乃至广东口岸海关,费时又费力,现在在玉林就能完成全部手续。”玉柴股司有关负责人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现在货物进出的效率和通关的成本大幅降低,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是海关建立后,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的具体表现。从“属地报关,口岸验放”便利模式到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再到“泛珠”四省以及广西关区区域通关一体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全市的进出口企业从中受益,迎来了“国门红利”时代。
与此同时,多项“减负”措施,激发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玉林市外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资金周转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命脉。为此,海关主动为符合条件的加贸企业免征风险保证金,实施取消加工贸易六项行政审批、企业“三年一换证”改“每年一网上年报”等一批简政放权措施。5年来,共为企业办理征免税证明117份,减免税款达5804.3万元,为加工贸易企业免征风险担保金3.04亿元。单只加工贸易一项,2015年已减少1004次三级审批事项,减少1166次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企业平均业务办理实效提高近一倍。
注重服务力助企业提档谋发展
过去5年,力助企业管理信用提档升级是海关服务企业的内容之一。其间,海关通过业务培训、关企QQ群在线指导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提升企业管理信用类别;协调南宁海关及海关总署,帮助企业成功实现管理类别回调,避免了企业因降级带来的诸多不便。截至目前,全市注册有效外贸企业396家,比2010年增加43%,其中高级认证企业3家;一般认证企业27家,比2010年增长1.1倍;为玉柴股司、丰强电子等多家企业协调解决了管理类别回调问题,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了更高的时效和便利。
玉林市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一直是企业扩大产能的困扰。为此,海关创新推出以分支机构形式,允许企业开展“外发”业务模式,为制鞋、电子等重点加贸企业解决了招工难题,2013年-2015年间,共为企业办理外发加工货值2842.21万美元。悉心指导、协调推动朝春公司保税仓库于2015年6月成功获批,实现玉林市保税仓库建设零的突破。帮助龙潭园区中金、银亿矿冶解决原材料的进口问题,并确定进口口岸,理顺进出口流程。
一系列的服务,为加贸企业的发展加注了动力,据统计,2015年前11月全市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总值达9.91亿元,较2010年增长52.5%。 (记者温驷昌通讯员左新洋)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