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吃”是一件大事,没有了工作压力的日子整天就琢磨着吃什么、怎么吃?无论是物质匮乏的数十年前,还是食品琳琅满目的现在,总有一些特别的年货食品,让外出的游子一回到家就四处找寻,让玉林人能骄傲地说一句:“看,这就是我们玉林的年货,这地道的美味,别的地方找不到哦!”
玉州 白斩鸡, 生点好熟点好?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玉林人,若问我哪道菜肴最常吃又百吃不腻,“鸡!白斩鸡!”呵,你话音刚落我亦回答完毕。
白斩鸡大筵小席皆宜,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大鸡(吉)大利嘛,这可是年饭家宴一定要有的彩头。玉林菜属于粤菜系的一支,白斩鸡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于浸鸡类,不加配料,原汁原味,最是讲究鸡的品种和肉质,而玉林又是三黄鸡之乡,这鸡的肉质可是棒棒哒,以白斩烹之,佐以酱油葱姜,皮爽肉滑,清淡鲜美,过口不忘。
前两年也是春节期间,北京的一名画家到访玉林,问起对玉林菜肴有何印象?该画家脱口而出:鸡!你们玉林的鸡太好吃了,比北京的好吃多了!
呵呵,这可不是人家的台面话,咱玉林的鸡当真担得起这盛誉。已有专家正式提出“中国岭南是鸡的故乡”的观点,这是有根有据的,广州以清远鸡为佳,玉林的三黄鸡则远近驰名,“中国三黄鸡之乡”的荣誉证书和牌匾早在10年前就捧回咱玉林了。
话说回来,过年吃鸡,又比平日里添了几分筵席的仪式感。白斩鸡各家有各家的做法,但为了达到肉嫩皮滑的口感,浸,是必经之道,让整只鸡浸泡在90℃的高汤里慢慢氤氲,汤不能沸滚,或是那种水面稍微有波动但没有气泡冒出的状态,这个火候,就看你家大厨的手艺了。
很多人吃东西怕不够熟、怕不卫生,但白斩鸡确乎是骨头里还带着红血丝的“不够熟”,口感才更靓,那个滑嫩呀。巧的是,我家的两位老人就是持两种南辕北辙观点的典型,因此以前每次吃白斩鸡都有一大堆话,“生点好,嫩”,“熟透好,卫生”,谁也说不过谁,谁说的都有理,辩论的口水都快赶上那碗酱油蘸料多了。“硝烟”散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嘴巴顾着吃鸡了;二是整只鸡被一分为二。
后来的后来,也就是现在了,女主已经好些年不跟男主争论生的好熟的好了,男主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思吃整只白斩鸡了,可他每次吃总少不了对我絮叨一句:你妈吃这个就怕生。
普通百姓寻常夫妻,说生活的真谛太重,这一菜一羹便都包含了吧?大过年的,来盘白斩鸡吧,只寻美味,不问过往。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