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机房的正常运转,是安全播出的重要一环开栏语
来到了二月的第一天,春节越来越近了,尽管还是冷,尽管下雨出入不便,但节日的气息还是越来越浓了。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忙,有人风里来雨里去只想着为家人多赚点过年钱;有的行业忙着应对一年一度最忙碌时刻;有人兼顾小家的同时在关爱困难群体;勤勉的创业者趁年前盘点自己一年的收获,计划着明年的目标——
这些酸甜苦辣的滋味,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年味。春节前,本报派出多路记者,跟随采访快餐店送餐人员、上门服务的家政人员、年前送温暖的志愿者、义务写春联的书法家等,记录他们年前的忙碌,感受他们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所付出的努力。春节期间,记者将深入城乡采访全市各地群众欢乐过大年的景象,报道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此外,我们也关注春运期间外出或回家的人们,旅途走得顺不顺?
所有的关注归集到记者的笔下,形成今年我们的“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将先后推出“新春走基层·玉林年味”“新春走基层·春运表情”等专栏报道,敬请关注。
姓名:曾添基
职业:广西广播电视玉林244台工程师
工作30个年头,曾添基记不清自己驻守过多少次大容山顶发射台了,但离开家人、亲友守在山上过除夕和春节的那些情景和感受,他印象十分深刻。
故障维修时间以秒计算
5日一换班。除夕前一天到正月初三共5天4夜是一班,彼时山下千家灯火、万家团圆,曾添基和同事们值守在清冷的山顶,无暇欣赏青天流云日出霞光,一心扑在发射台的安全保障和机器的正常运转上,这份责任的重大,用曾添基的话说,令他们神经高度紧张。
春节绝对是重大安全播出时段,容不得半点疏忽。曾添基和同事24小时轮值,监管发射机等设备,保障发射台站的安全保卫,同时设在南宁的监测中心会紧密监测各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
“一台发射机不能超过3分钟停播,如超1秒就会被罚扣工资绩效;如停播超5分钟,还要上报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超10分钟,则再上报更高一级主管部门。”曾添基告诉记者,抢修设备故障用时则以秒来计算,“争分夺秒”的场面感十分强烈。
最关键的时段莫过于除夕春晚,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盯紧各种机器设备,确保万无一失。晚会结束,他们要即刻向广西广播电视南宁枢纽站汇报。
冬春山顶气温低,寒气特别重,对工作人员来说,来自恶劣天气的压力比较大。前些天大容山下雪结冰,一根数字微波线缆被冻断,厂家发货未到,同时玉林城区输送到大容山的光纤信号又中断。紧急时刻,数字微波线缆到货了,台里马上组织人员将其运送上山,技术人员冒着大雨穿着雨衣雨靴连夜布线,终于抢在停播发生前修复故障。
“春节期间同样会有工程师、助工、技术员等5名工作人员值守,各方技术力量协调搭配,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曾添基说。
每个月要守山顶12.5天
再过几天就要上山了,搞卫生、办年货、访亲友这些春节主题活动,曾添基得提前做好。尽管在远离城区、海拔1275.65米的山顶,年也要过得像样。曾添基和同事会带着扣肉、鸡鸭鱼肉等菜肴上山,除夕夜大家搭伙吃一顿年夜饭,“那时会特别想念亲友,会通过电话、微信等互道祝福。”
山上寒湿,每个值守人员的床顶都挂着两盏红外线烤灯,不然被褥就会湿漉漉、黏乎乎的。这些曾添基和同事早已适应,不过在春节这样的特别时刻守在山上,还是比平时多了几分想念。有一年,曾添基正月初三就可下山回家,由于山路结冰行车不安全,只得在山顶多呆了两天,和父母亲友说好的团圆饭无法赴约,不免有些遗憾。
“平均每个月每人会在山上值守12.5天。”曾添基说,无论年节、无论天气,山顶的值守都是雷打不动的,为了千家万户广播电视的正常播放,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光荣、值得。(记者谭伟玲)
新闻推荐
刚下车的人群,脚步匆匆,家就在眼前。旅途再辛苦,也掩饰不住回家的兴奋。小男孩看着镜头摆起姿势,身后的父母也乐了。回到玉林,两个年轻人笑容灿烂。就要回家了,满脸喜悦。欢乐的一家子晒出车票,还有一...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