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珊 本报通讯员 翁海玲
“天气这么冷,你们还从城里赶过来看望我们,真的非常感谢!”1月29日的玉林阴雨绵绵,玉州区仁东镇石地村贫困户罗承福紧紧拉着市扶贫办干部的手,久久不肯松开。
临近春节,玉林市扶贫办来到“定点帮扶”的贫困村石地村进行慰问,向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工作组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实地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当前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推进情况。
据了解,石地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水稻、西红柿和外出务工,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如何既解决贫困户眼前困难,又能为贫困户谋划今后的发展,做到既“输血”又“造血”?当日,工作组与村“两委”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召开座谈会,大家一同集思广益。
市扶贫办主任陈华芳建议:“石地村可以依托落户本村的‘绿一公司\’发展桑椹果种植,这种果树当年种当年收,亩年纯收入达6万多元。”村支书罗承贤接过话题说:“我家去年就种有一棵,果树生长容易护理,结果丰盛,果实好吃。”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贫困户代表纷纷表示愿意进行尝试。
新闻推荐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何明)2月22日,满载河沙的43168次货车从曲樟站驶出开往金城江站,这标志着曲樟站正式开办货运业务,广西沿海铁路百万吨级以上货运办理站数量达到13个。曲樟站处于玉林至北海铁山港...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