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为惊蛰节气,这意味后续气温回升,雨水增多。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最利于蚊虫的滋生。今年,蚊虫对于我们来说,令人厌恶的指数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因为寨卡病毒就是通过它来传播的。
目前我国多个省份已经出现寨卡病毒输入性病例。而预防寨卡病毒的最佳手段就是防蚊,怎样才能达到很好的灭蚊效果呢,让市疾控中心专家给大家做做科普。
灭蚊是预防寨卡病毒的最佳手段
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负责人全信斌介绍,感染寨卡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3~12天,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关节痛、肌肉痛、结膜炎等,目前我国发现的寨卡病毒输入性病例患者多为轻症,部分患者已痊愈出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寨卡病毒无症状感染很常见,出现临床症状表现的病例在20%-25%。也就是说4个人或者5个人感染了病毒,只有1个人会出现临床症状。
“由于部分人感染该疾病后,没有症状,因此存在扩散的风险也就越大。”全信斌表示,即使是隐性感染者,在病毒血症期,也是一种传染源,当蚊子叮咬隐性感染者后,也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目前还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和特效药。
寨卡病毒的传播媒介是伊蚊(俗称花斑蚊),这种蚊子在我国南方地区十分常见,同时,玉林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极易孳生伊蚊,切断传播途径,开展灭蚊工作是预防寨卡病毒的最佳手段。
灭蚊的关键在清除积水
3月3日,主题为“清洁家园·灭蚊防病”的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已在玉林市拉开帷幕,让广大市民行动起来,防蚊灭蚊。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对付这些蚊子呢?
市疾控中心环境与虫媒消杀灭科程政军表示,市民常见的蚊虫主要有库蚊、伊蚊和按蚊等品种,其中白纹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热等疾病。根据往年的蚊虫监测结果来看,从4月开始蚊虫逐渐增多,离它们入侵我们的生活,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了。
“蚊虫主要以两种方式越冬,一种是以卵的形式越冬,等春夏季到达适宜温度,卵会孵化变成幼虫,继而变成蛹、成蚊;另一种方式是已成蚊的形式越冬,也就是常说的‘越冬蚊\’。”程政军说,部分成蚊在冬天会躲到仓库、储物间、车库、底层楼道、下水道等角落里不活动,等春夏季再飞出繁殖。
在普通市民家庭,各种盆、瓶、罐、碗、锅、坛、桶、臭水沟等都可以孳生蚊虫,要防蚊,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清理盆盆罐罐里的积水,“对于必须有积水的水生植物最好每隔3-5天换一次水。”
程政军表示,气温将大幅回升,雨水增多,蚊虫更容易孳生。所以,大家得勤快一点,雨后要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各种盆、瓶、罐、碗、锅、坛、桶等有可能积水的容器都不能放过,其次是使用纱窗、蚊帐、驱避剂等预防蚊虫叮咬,最最次的办法也可以使用低毒的杀虫剂杀灭蚊虫。
市民外出需注意防蚊
程政军介绍,雌性伊蚊活跃的时间段为上午9:00-11:30,下午3:00-5:30。在这段时间外出的市民建议穿着浅色衣服和长裤,裸露皮肤建议2-4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
同时,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目前,美洲、非洲等已有超过20个国家报告出现寨卡病毒传播。市疾控中心提醒,如果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近期要慎重考虑前往发生疫情国家和地区。
(记者陈秋萍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