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收到了免费轮椅说话、行走、拿东西……对于普通小孩来说,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技能行为了,然而对于脑瘫孩子来说,每征服一项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提升。在残疾人康复中心,记者就看到这样一群脑瘫孩子,他们无法站立,无法自由地行走,无法喊一句“爸爸、妈妈”,在康复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做着单腿支撑、仰卧起坐、倒走,每天都在与命运抗争。
脑瘫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康复治疗,就会造成智力、运动等方面的终身障碍。据了解,近些年,脑瘫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我国儿童脑瘫发病率为1.5‰-5‰左右。脑瘫,不仅影响患儿本身的成长发育,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瘫致病因素多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由于胚胎形成缺陷,或者妊娠到分娩,出生后一个月内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症。
脑瘫,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流口水,咀嚼、吞咽困难智力缺陷,癫痫,行动异常,精神障碍,视、听觉、语言障碍症状。主要表现:竖头困难、流口水、颤抖、不会翻身、不能坐起、不会爬、不会站立,学站时,两腿并拢、脚尖着地、有时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型、不会行走,或行走姿势异常。
伴随症状:智力、情绪问题。并发智能低下者较多,约占30%,还有多动、情绪不稳、自闭;癫痫,伴癫痫者高达50%;行为、精神异常,情感脆弱、情绪波动变化大、善感易怒,自残行为;语言障碍,发音不清或严重失语;视、听觉障碍,斜视或弱视,听觉障碍者应及早佩戴助听器。
脑瘫致病因素:其中有家族因素,家属或直系亲属有先天遗传病,如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家族性先天畸形。另外还有母体因素,高龄妊娠、习惯性流产、吸烟、喝酒、长期服药,分娩时长缺氧等。其次还有新生儿因素,如低体重儿、早产儿、黄疸等。
脑瘫儿童,需要专业的康复服务
2015年,玉林市针对脑瘫儿童实施了一些康复项目,使得一些脑瘫儿童得到了康复服务,共有32名脑瘫儿童得到了系统康复训练,334名智力残疾儿童获得了康复训练,还完成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的筛查。同时,加强了市、县两级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班的建设。此外,还通过动员社会力量,为脑瘫儿童免费提供专用轮椅。
然而,脑瘫儿童的康复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康复治疗,需要家长的长期坚持和密切配合。孩子一旦经正规医院确诊患有脑瘫,应及时转入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接受治疗的患儿年龄最小应在六个月以内。市残联康复人士提醒,由于家人对康复知识的缺失,一些脑瘫孩子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期,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要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儿童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为患儿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脑瘫儿童康复,有哪些救助政策?
针对贫困脑瘫儿童和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每年玉林市有哪些康复救助项目?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每年玉林市将救助定额贫困脑瘫儿童,每名救助对象每年将享受一定康复训练和矫形器装配补助。救助对象:年龄不超过7岁,诊断明确,有康复训练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其中优先安排能长期坚持家庭康复训练者)的脑瘫儿童,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贫困脑瘫儿童。
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每年玉林市将救助定额贫困智力残疾儿童,为这些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救助对象:年龄为7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训练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其中优先安排能长期坚持家庭康复训练者)的智力残障儿童,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贫困的智力残疾儿童。
项目申报流程:残疾者本人或亲属持户口本、残疾证、医院诊断书及病历证明、村(社区)委、乡镇(街道)民政出具的贫困证明到乡镇或县残联提出申请。详细情况请具体咨询当地乡镇或县残联。
(记者张武军通讯员蒋伟军)
相关链接:
脑瘫患儿常用的矫形器有哪些?
1.矫形鞋垫、足托。主要用于较容易被动矫正的的麻痹性外翻平足畸形,并使之保持接近正常的承重力线。为了增加矫正力量,足垫、足托的边缘可以适当加高。
2.矫形鞋是指治疗足部疾患的特制皮鞋。它通过改变体重的传递方式、稳定踝足关节矫正足外翻、足内翻、平足等足部畸形,从而提高站立行走功能;适用对象与矫形足垫、足托相似,一般配矫形鞋垫一起使用。
3.踝足矫形器,过去称为下肢短支具也叫鞋托,常用于纠正各种足、踝关节的异常姿势,尤以纠正尖足最常用。踝足矫形器可起到扩大足与地面的接触、加强体重的支持、稳定踝足关节、改善步态、防止足部变形等作用,一般用于可被动矫正的痉挛尖足畸形脑瘫患儿。痉挛较严重或因使用矫形器后有可能诱发痉挛加重的患儿则不宜使用。
4.跖屈制动踝足矫形器,主要特点是控制了踝关节跖屈,不限制踝关节的背屈运动。这样能保存背屈功能,促进后肌群发育,使步态更接近正常步态。
5.动态踝足矫形器,这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肌张力抑制型矫形器,用薄而比较软的塑料板模塑制成。这种矫形器有较强的矫正足内翻、外翻和平足畸形的作用,能保持足部的正常承重力线。适用于轻度痉挛、足部畸形比较容易矫正的脑瘫患儿。对于痉挛比较严重的患儿则应选用硬踝塑料踝足矫形器。
6.膝踝足矫形器,也称长下肢矫形器,常用于膝踝关节姿势异常、站立行走困难的患儿。
7.髋关节外展矫形器,可改善步态,还可以防止和治疗继发性髋关节脱位,适用于有剪刀步态的脑瘫患儿。
脑瘫患儿应用矫形器及辅助器具有什么好处?
1.抑制肌肉反射性痉挛通过足底的全面承重和控制关节运动,减少肌肉反射性痉挛。
2.支持功能通过限制异常运动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加强肢体的承重能力。
3.矫正功能通过力的作用矫正肢体的畸形或防止畸形加重。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各拮抗肌的肌力和肌张力不平衡或姿势异常,易导致骨与关节的发育异常。当然,也正是由于儿童生长发育时期骨与关节存在较大的可塑性,所以矫形器才能起到矫正作用。
4.保护功能步行不稳的患儿戴安全帽可避免撞伤头部;使用安全带可限制肢体活动的范围,减少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不自主运动,以免自伤。
5.促进运动功能发育通过矫形器对瘫痪肢体的辅助作用,改善患儿坐、站和步行的能力,促进运动发育。
6.利于培养患儿性格通过矫形器及辅助器具的使用,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患儿自强、自立的生活习惯,塑造坚强的性格。
新闻推荐
玉林永裕队员"冬瓜"(红)带球突破...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