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群峰 本报通讯员 马 瑜
“家里人很支持我来学本领,以后儿子娶媳妇生娃都不用请月嫂了,而且以后我当月嫂收入也不错。”日前,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西岸村村民李烈燕得知了“雨露计划”扶贫培训项目后便报名参加。
为了让更多的妇女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女学到技能,玉林市“雨露计划”通过“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身边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推广职业持证上岗,增强农村妇女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
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的青年一代改变传统生存模式,通过就业、创业富起来?近年来,玉林市强力实施扶贫开发“雨露计划”,通过资助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等,让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端起了“金饭碗”。
据统计,在“十二五”期间,玉林市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225.6万元,开展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扶贫培训3.55万余人次,实施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扶贫补助近3000人。
在“雨露计划”实施过程中,玉林市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打造优质培训载体,加大培训转移力度,以提高贫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全面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玉林市扶贫办副主任李小鹰说。
玉林市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落实“雨露计划”扶贫惠农政策到户到人,指导各县(市、区)将扶贫培训政策宣传资料发放到辖区各中学以及贫困家庭中,宣传“雨露计划”扶贫培训资助政策的培训类型、资助对象、补助标准和申请流程,让广大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培训资助政策,扩大受益覆盖面,确保应补尽补政策落到实处。
据统计,目前玉林市2015级职业学历教育新生补助人数1895人,补助金额为568.5万元;2015级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新生补助人数2622人,补助金额为1311万元,实现了应补尽补。
在“雨露计划”补贴对象选取上,玉林市执行“三项”审查机制,做到严格筛选认定。按照学生网上申请、县扶贫办在线审核的程序,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查漏补缺;对申请对象是否是在校接受全日制本科、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学籍审查;依据建档立卡系统,对申请对象是否属于贫困户子女进行审查。在“三项审查”的基础上,经过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政府审批,最终确定补助对象,并将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补到户,确保不出现骗取、套取补助资金的现象。
新闻推荐
本报玉林讯6月16日,驻玉林某预备役团联合地方预编单位,组织110名预备役官兵进行抗洪抢险演练。参演官兵进行了冲锋舟靠离岸、冲锋舟驾驶、水上故障排除、抢险情况处置等科目训练,不仅熟练掌握了冲锋...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