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秦女士一家在天安门广场拍照1978年,父亲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留念开栏语
翻看泛黄照片,回忆似水年华。一幅幅老照片背后,是一段段充满故事的尘封往事。即日起,本报推出《分享老照片》专栏,希望能寻找、倾听、记录下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只要你的老照片“有料”,如“我的知青照”“长辈结婚照”“感怀学生照”“激情燃烧的工作照”“老建筑印象照”等,欢迎拨打热线电话:2803338、13977530036(刘记者)。
家住玉柴英华小区的秦女士珍藏着几张数十年前父亲在北京拍的黑白照片。因岁月的侵蚀,照片已有些模糊。其中一张照片上父亲头戴雷锋帽,身穿军棉大衣,精神矍铄地独自站在天安门广场,眺望远方。
父女聚少离多,团聚如过年
“父亲于1995年去世,留下的照片不多,我时常拿出来看看,怀念他。常把父亲的教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这些话教育我两个孩子。”秦女士说。
秦女士的父亲叫秦健荣,桂林水利电力建筑工程处干部。由于工作需要,父亲经常要到各地水电站,一年不能回家几次,每次总是来去匆匆。每次回家,父亲总是带着好吃的,有糖块水果、单位食堂做的菜,以及孩子们爱看的连环画,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
父亲在家的日子,秦女士常依偎在父亲怀里,听他讲故事。父亲经常辅导兄妹几个功课,鼓励他们学习不要怕苦。假期结束,父亲又回单位上班了,这时秦女士尤其难过,“小学时,为了不让我缠着父亲,家里人总是在父亲走前,带我去偏僻的地方玩。等我回来看不到父亲的自行车,知道他又走了,就放声大哭。”
1978年,父亲又回来了,拿出几张在天安门广场拍的照片,告诉她,这是他到北京出差时拍的,“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我带你去北京玩。”父亲给她讲了故宫、长城等故事,教她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相约去北京的愿望遗憾落空
“长大了,我要和爸爸去北京。”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秦女士脑海。她牢记父亲的教诲,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1995年10月,她因工作调动要来玉林,父亲送她上火车。这时离父亲退休也没几个月了。父女俩约定,等他退休了,一起去北京旅游,在天安门前拍照。可是没过多久,她就接到电话,说父亲在工作岗位突发脑溢血昏迷住院。她赶回桂林,但父亲最终没能醒过来。
和父亲一起游北京的愿望落空了,成了秦女士心头永远的痛,每次到北京她都要去天安门、故宫等地看看。
父亲虽不在了,但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的教诲她一直没忘,她把这些话教给了她的学生,还有自己两个儿子。小儿子林宇威说,虽然没见过外公,但妈妈把这两句话当家训经常在我们耳边叮咛,鼓励我们好好读书,我们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待,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007年,秦女士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天安门,一家人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秦女士心潮起伏,如果此刻父亲仍在,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啊!(线索提供人秦女士稿费30元)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玉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