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2019年广西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暨全国优质课观摩研讨会上,玉州区第一实验初中老师温小玲代表玉林市参赛,她所作的参赛课题《呼吸的过程》荣获七年级组一等奖,是玉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该学科教师。
温小玲是一名年轻老师,今年是她踏入教师行业的第5个年头。其实,她大学所学专业并非师范类专业,初走上三尺讲台授课,也并不受学生欢迎。她是如何在短短几年间完成逆袭,成为一名斩获殊荣又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近日,她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从不受欢迎,到学生喜欢称她为“玲姐”
2013年,温小玲从玉林师范学院毕业后,到贵港一乡镇学校当初中老师。大学期间,温小玲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并非师范类专业,对口的就业方向应是进入企业,从事检测方面的工作。“想着当老师受学生爱戴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我就立志当一名老师。”温小玲说,教学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刚进入学校时,她感觉很迷惘,上课有点像生搬硬套式的教学法,学生不喜欢听,整体教学不如人意,她备受挫折,以致想辞职离岗。
“在乡下教书时,面对的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爸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管不了的,我要是当堂批评他们,他们就会站起来顶嘴。”温小玲说,孩子们不喜欢她,喜欢给她出难题,她很难过。老前辈们见状,给她提建议说,一个老师应先让学生喜欢,再想着如何传授知识。
前辈们的话,让温小玲茅塞顿开,并开始想方设法跟学生打交道:当有学生生病、不舒服时,多去关心学生;学生上体育课时,如果有空,就跟他们一起打球;还陪学生一起去饭堂吃饭。“老师,请我吃个饭啊。”当有学生偶尔开玩笑地提出这样的请求时,她爽快用自己的饭卡刷卡,请学生吃饭。就这样,接触多了,知道这位年轻老师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学生们慢慢地喜欢上她的课,听课也格外地专注。
听取前辈的教诲,温小玲不再是照着书本阅读式的教学,而是把复杂的课本知识简单化,用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易于接受。
“有一次,我带学生去南宁研学,去参观博物馆、青秀山观察植物,一个学生突然对我说:‘温老师,我都不想叫你老师了,能不能叫你姐啊?’”温小玲笑着说,现在,学生很喜欢称她为玲姐,或温温老师、小温老师等,她和学生也有如姐妹或姐弟一般,相处得很融洽。
充满情趣的课堂,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教学,一味地在讲台上照读课本,枯燥乏味,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温小玲下足功夫,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通过活动、讨论等形式去化解课本那些生硬的知识。
一般情况下,温小玲每个学期都会安排四五次实验课,比如:观察人体模型、标本等。其中,在七年级下册的《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为让学生具体客观地了解人的心脏结构等,她会分成6人一组的兴趣小组,然后从菜市场购买一些猪心脏到教室,让学生观察、触摸。“很多知识都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来让学生认知的。”温小玲说,如此一来,学生印象深刻,很容易记牢知识点。
记者了解到,除了学校现有的模型、标本等教具,在上课要借助的很多实物,如:动物的内脏等,学校里没有,温小玲都是自己掏腰包去采购,虽说单价不高,但长期以往,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在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中有关于两性方面的知识,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此懵懵懂懂,家长又羞于启齿,老师如何教学才能做到合适、得体地普及两性知识而又不会让学生浮想联翩?
温小玲笑着说:“这节课,学生的心里兴奋点暴涨,一些好奇又想出风头的学生甚至爱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看老师如何‘接招’。”为此,她通过多媒体教学,比如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学生就不会纠着某个器官去追问而引发尴尬了。
关于“我是怎么来的”话题,温小玲又会让学生一步步地阅读书本知识讲解:一个生命,如何从受精卵开始一步步地变成一个胎儿?要求学生自己写出步骤、心得体会,进而上升到情感教育:“妈妈真的不容易!”从中教会学生体会为人父母的艰辛,要学会感恩父母……温小玲充满情趣和活力的课堂,也让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了。
代表玉林市参赛获殊荣,差距面前不断鞭策自己
2017年,在建设中的玉州区第一实验初中面向全区招聘老师时,各方面表现突出的温小玲被录取了。该校将于今年秋季起实现招生,她现在在玉州区八中跟班学习。
今年春季学期,面向全广西的这一次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教学展示评比,由各地市选拔出优秀教师参赛。在玉州区、市级选拔赛中,温小玲与各校生物老师展开激烈角逐,先后荣获一等奖,进而获得代表玉林市前往百色参加区赛的入场券。
在百色五中,温小玲的参赛课题是《呼吸的过程》。面对该校七年级学生,温小玲打破传统教学常规,利用实物和直观教具,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人在呼吸时,胸廓、肺部等都会发生什么变化?一方面,她通过让学生摸着胸部两侧自己体验,另一方面,自己结合模型演示引导学生看变化,把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最终,温小玲以其巧妙、精准的教学设计和高效、活跃的课堂互动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本次比赛一等奖。
“学习生物学要有理科思维,要求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结论必须是一步一步地推理出来,而不是先讲结论。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实证、总结出结论。”温小玲说,平时讲课也需要贴近生活化且带有点激励性的语言,如“你是优秀的”“你的表现很棒”等,学生一听到老师的表扬,自然心里乐开了花,听课也更加专注、认真。
此次参赛,让温小玲大长见识。比赛现场,其他老师应用平板电脑上课,学生当堂用平板电脑完成练习,并及时反馈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老师通过电脑上即可了解到全体学生的听课效果。特别是其中3位受邀前来展示优质课全国级的名师,讲课时知识点条理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强化,以及适当的激励性语言,学生在他们的引导下能一步步地推理,这让她收益不小。同时,她也看到了自己与名师们的差距,并以此鞭策自己不断努力。 (记者 陈君铭 通讯员 甘贞贞)
新闻推荐
少审女法官的“法与情” 记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黄河
送法进校园,黄河与同学们互动黄河对区少管所服刑的未成年犯进行回访帮教个人名片:黄河,1979年12月出生,现任玉林市中级人民法...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