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设备随时“待命”
火车站下穿通道内,多处地方还堆放着沙袋。
火车站广场排水系统将进行改造。
“火车站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的现象终于盼来暴雨不涝的曙光了。”9月17日,玉林火车站工作人员韦阿姨高兴地说。韦阿姨的高兴,来自于日前市政府召集铁路、城管、环卫等相关部门在火车站进行的现场办公会,对火车站广场存在的内涝问题,进行会商,并提出了具体整治措施。火车站内涝“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治指日可待。
地形特殊逢雨必涝
记者昨日在火车站看到,在下穿通道公交车站台的道路上和地下停车场入口处,依然堆放着防水沙袋,虽然距离上次内涝已经过去几天,但这些沙袋还是湿漉漉的。
说起8月26日受台风“白鹿”影响,玉林城区出现强降雨,路面积水、站前广场积水集中流入火车站站台地下通道,导致地下通道积水给旅客出行造成困扰的问题,火车站工作人员韦阿姨还心有余悸:当时地下通道最高水位达40厘米,停车场水位更高,有一米多深。当时大家堆沙袋积极排涝,但由于来水过大还是无济于事。
持续强降雨超过城市排水能力就会导致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据统计,一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大部分的城市排涝系统就难以承受,造成局部积水严重,道路被淹。而玉林城区的排涝设施不够完善,如果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00毫米,就有可能出现内涝。
记者注意到,玉林火车站地下通道是两边高中间低的构造,每逢下雨,通道两端的雨水全部集中到中间,而中间恰好是公交车站站台和自动售票处,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在地下通道北面几米开外,就是火车站广场。韦阿姨说,火车站广场也比地下通道高近两米,每逢大雨,广场上的积水也是流向地下通道。周边区域雨水全部涌向火车站地下通道,这就造成了火车站地下通道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的现象。
堵疏结合共防共建
市政工程管理处肖副主任告诉记者,根据市领导相关要求,经过多个部门现场勘查协商,一致认为火车站的内涝问题必须堵疏结合、共防共建,同时完善防汛安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防汛领导带班制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其中具体措施包括,将在火车站下穿通道两端路面设置拦水带,减少大暴雨时道路路面的雨水向火车站下穿通道汇集;并将火车站广场上收集雨水的管道改造,将其雨水直接引流至城站路排水系统,同时杜绝火车站附近商店将污水排入抽水站的水泵池,减少火车站下穿通道抽水站的抽水压力。
除了减少来水,还要强化排水系统的畅通。肖副主任说,他们当天也实地勘查了火车站旁最大的排水沟---沙牛圳的情况,由于多年未进行清淤,沙牛圳淤塞现象严重,当暴雨来袭时,不但不能及时排水,还倒灌至火车站地下通道。所以,此次也强调,必须强化沙牛圳的日常维护和清淤工作,保证沙牛圳排水沟的畅通。同时,对火车站广场的抽水供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加大线路负荷容量,保证抽水站8台抽水泵能同时正常运行。
降雨就地消纳,明年建成区初步实现暴雨不涝
火车站内涝问题的解决,只是玉林市创建“海绵城市”其中的一个具体措施,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玉林市将全力加快南流江、清湾江环城水系(玉东湖、玉西湖、玉北湖)建设。
同时将市中心城区划分为几个大的系统(水系)分区,在对城市道路设施进行建设改造的同时,也对地下排污管道进行拓宽改造,将现有的排水能力扩大。在内涝风险中、高区域,将采取易涝点排水改造、利用地表径流、增加海绵设施工程、建设“雨水花园”等保护措施。其间适当提高防排涝设施建设、管渠改造的设计标准;增加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设施等;城市道路特别是主干道配置有利于雨水汇集、疏导、涵蓄的“下凹”型绿化景观带。
同时对城市下穿通道、城市低洼地设立水位标尺、水位警示线、LED显示牌、视频监控等警示标识。至2020年,玉林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初步实现“暴雨不涝”。
(记者 周立华)
新闻推荐
小学生们在认真打扫卫生。本报讯(记者马瑜通讯员李荣)为更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文明卫生城市的行动,提高同学们爱护环境、保...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