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在扶贫超市选购农产品 (通讯员 覃维娜 摄)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种植的紫薯都没人来收购,多亏村里的第一书记帮忙拉到善诚爱心扶贫超市,全部卖了。”看着屋里堆放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紫薯终于卖完,福绵区樟木镇太安村的贫困户刘永乐终于松了一口气。
近年来,福绵区构建了以“福绵善诚”爱心扶贫超市为线上线下平台,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助力贫困户脱贫。
“樟木镇太安村贫困户散养的参皇鸡,毛重1.5-2公斤,30元/只。焖鸡、焗鸡、白切、煲汤、烧烤……请爱心购买者接龙。”打开福绵区扶贫办建立的“福绵善诚”微信群发现,几乎每天都会有这样的推销信息。玉米、红薯、花生、荔枝、家禽、蔬菜……可谓是应有尽有,往往信息发出不到半天,农产品就被订购一空。“爱心扶贫超市分‘线上+线下’模式运营,打造\‘产业选择-生产-销售-流通-售后’产业链,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自家种养的农产品销售出去。”福绵区扶贫办主任、爱心扶贫超市负责人李春梅介绍。
有了爱心扶贫超市,福绵区贫困户的农产品简直成了“最受欢迎农产品”。今年成均镇井龙村数万公斤黑皮冬瓜滞销,结果放到扶贫超市,很快就销了大半。据李春梅介绍,自爱心扶贫超市建立起来后,已为2400户贫困户、26个贫困村、31个产业扶贫基地销售农副产品500多万元,直接带动贫困人口1万多人增收。
据了解,福绵区还探索出“产业扶贫资金+合作社”“帮扶人+贫困户”“基地+农户”等6大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贫困村、扶贫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扶贫产业。2016年以来,累计安排8404万元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扶贫产业395个项目,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涵盖特色种养、光伏电站、扶贫车间等方面,有效带动5537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增收,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记者 王耀前通讯员 庞飞勇)
新闻推荐
各大商场借力“6·18”电商节,开展优惠大促销活动。本报讯(记者梁敏华)连日来,记者走访玉林市区各大卖场发现,众多商家纷纷以...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