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林 今日北流 今日容县 今日陆川 今日博白 今日兴业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今日玉林 > 正文

高考对他们而言,是人生第一次面对理想和现实的交锋,幸运的是,他们都通过高考,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和未来的生活。 那年7月他们闯过“独木桥”

来源:玉林晚报 2020-07-07 06:26   https://www.yybnet.net/

梁好和他的队友们。

李文在潜心作画

1979年至2020年,40年的星移斗转,疫情影响下,高考历史的车轮又出现了某种重合:从1979年到2002年,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与今年的大体一致。

记者采访了数名1990年前后参加高考的考生,那时候,高考烙在他们心里的印记是“录取率不足10%”,在那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年代,不少人为了考上大学,都有过补习的经历。然而,人生过半的他们回看高考时,却都坦然地说:人生无悔。

梁好:

用肆意的青春突围七月

梁好(化名)1970年出生,1991年参加高考。回想起29年前的高考经历,梁好仿佛依然是那个在风雨里肆意奔跑的少年。

那时,梁好就读于福绵高中,是班长,也是足球队长。备战高考,没有谁轻松过,当时更甚。可梁好和队友们苦中作乐,依然不时地组队踢球。“班主任一发现就收缴足球,我们又偷偷去买,一共被缴了七八个。”那些在尘土飞扬的足球场上奔跑的时光、流下的汗水,似乎能舒缓备考的压力和紧张。

父母对梁好备战高考的关爱和支持,那时就融化在一瓶瓶猪肉豆豉里。梁好家在樟木。高考前,父母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从樟木去到福绵高中,只为了给他送一瓶猪肉豆豉。“离高考越近,送得越密集。”时至今日,父母骑车的背影依然刻在梁好的心里。

“那时福绵高中的考生参加高考时,要分流到玉林城区各考点,我被分到了玉林一中。”带着简单的行李,梁好提前住进了玉林一中的学生宿舍。

奋笔疾书、交卷、离场,考完最后一科,梁好和几个要好的同学,骑自行车绕着环城路一路狂奔。“1991年7月,玉林修好不久一环路,那时的一环路两边都还是稻田、芭蕉地,我们从玉林一中出来,过了清湾江,来到一环路路口,由西向东往大市场、名山方向一路狂踩,似乎踩不到道路的尽头。”那时,梁好和同学们青春年少,他们脱光上衣,一路呐喊,一声声“我们考完高考啦!”久久回荡。

“我们疯狂地踩了一个多小时,大汗淋漓,但心里却很舒畅。”梁好说,“虽然当时一环路有些路段还在施工,但看着这么宽的水泥路,意识到玉林将会日新月异,自己的成长将和玉林的发展紧密相连,由此暗下决心,日后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高考放榜,梁好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喜爱的专业。“能读热爱的专业,还能做喜欢的工作,感谢高考。”如今,梁好已遵循自己的内心,在玉林工作、生活了几十年。“高考后,班主任把没收的足球还给了我们,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回看高考,他笑言,“那段高考的时光确实难忘,青春无悔”。

李文:

两次高考,找到人生出路

第一次高考随大流,越学越吃力;第二次高考考上了喜欢的专业,还把兴趣变成了工作。回想起自己的两次高考的点点滴滴,50岁的李文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是1992年,当时读福绵高中,家又在农村,各种信息比较闭塞。”李文回忆道,那时还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分文理科时,他毫不犹豫地随大流,选择了理科。

高一的数理化,李文还算得心应手,可到了高二高三,越学越吃力,结果第一年高考,他名落孙山。“那时候录取率很低,我那一届300多人考,能应届考上的就30多人,所以当时补习几次才考上大学的很正常。”话虽如此,李文对未来却很是彷徨,迷茫到让他甚至来不及悲春伤秋,因为在那个年代,生长在农村,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

李文打起精神,与同学交流得知,有个初中的同学在玉林学美术。“这才知道原来画画也能考大学,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从小喜欢绘画,又对文史类感兴趣,于是马上转学文科和绘画。”就这样,第一次高考成绩出来短短几天后,李文便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高考之路。

“虽然从小喜欢绘画,但也没接触过正规的美术老师。”1992年8月,李文来到玉林学绘画,学了一个暑假,听说广西艺术学院有针对性的培训班,李文报了名。

李文笑着说,当年他们家在左邻右舍里是最穷的一户,幸好那时的艺考不像现在这样“烧钱”,以他家的条件也能去南宁求学。

“培训班的同学,家庭条件好的已经学了一两年,而我是福绵高中较早考美术的学生。”李文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素描、色彩等专业知识,但他动力十足。“一旦知道学绘画能考大学,什么都不难了,每天泡在画室的时间比其他同学都长。”

1993年2月,李文参加广西艺术学院的专业考试。3月便知道自己已通过。“那时是喜忧参半,因为历史、地理有两年没学了,而当时距离7月高考只剩3个多月。”这让李文心里没底。

“第二年备考,整整一年干劲都很足。”李文说,在广西艺术学院特训时,他不仅泡在画室的时间比别人长,而且别人休息时,他还在啃地理、历史。考完专业回到福绵高中后,他把地理、历史的知识点整理成表,目光所及之处全都贴上,让自己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

1993年7月,李文终于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李文开了画廊。如今,画廊的生意全由妻子打理,而李文则潜心绘画和古书画修复、装裱。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大多是小孩已经参加高考或在高考的路上,对于小孩以后报读什么专业,我的建议都是,不要以未来的热门职业为唯一标准,多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回顾自己的两次高考经历,李文感叹,“做自己喜欢的,这一生起码过得充实。”

新闻推荐

玉林市卫健系统召开学习梁小霞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榜样力量引领前行

本报讯(记者梁敏华)7月3日上午,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市直各医疗机构联合召开学习梁小霞同志...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高考对他们而言,是人生第一次面对理想和现实的交锋,幸运的是,他们都通过高考,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和未来的生活。 那年7月他们闯过“独木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