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79岁的黄奶奶感觉鼻子发痒,接连打了两个喷嚏,黄奶奶顿时感觉背部传来阵阵剧烈疼痛,腰都挺不起来。家人赶紧将黄奶奶送到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就诊。行MRI检查结果显示胸12及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又没有摔跤,怎么就骨折了?家人疑惑不解,听了医生解释才知黄奶奶是患了脆性骨折。
脆性骨折对人体的危害
脆性骨折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的外力”而发生的骨折,又称骨质疏松性骨折。简单来说就是由于骨密度、骨质量、骨强度下降出现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折。正常骨质,骨质量比较密集,骨质疏松的骨质,骨含量明显减少,容易出现骨折。有研究表明,35岁起人体骨量就开始出现不可逆的流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持续性下降。6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为56%。女性由于独特的生理特征,绝经后比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女性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达60%—70%。老年人脆性骨折发生率接近1/3。
据医生介绍,脆性骨折最常发生在脊柱,髋部,前臂远端,上臂近端。骨折后老年人需卧床制动,从而加速骨丢失,加重骨质疏松,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另外,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支等,身体状况差,容易发生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所以预防脆性骨折很重要。
预防脆性骨折的方法
预防脆性骨折最主要的就是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1.要补充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人体每天钙的需要量:成人800mg/天,>50岁人群则需要1000-1200mg/天,所以日常饮食注意进食含钙高的食物,如奶类、果仁、海带、绿色蔬菜、蛋黄,牛肉等。然而是不是膳食补钙就足够了呢?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钙平均膳食摄入量仅为360mg左右。所以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可以选择钙片或牛奶。
2.注重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少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喝碳酸饮料。咖啡、浓茶等都会影响钙的吸收,还会加速体内钙的流失,加重骨质疏松。
3.适当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地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例如散步、太极、广场舞。
4.要适当晒太阳。多晒太阳可以合成维生素D,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09:00以前和16:00以后最好。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不要在烈日下曝晒。
5.另外还要注意练习下肢肌力,提高下肢肌肉的力量,减少跌倒的发生,现在教大家2个增强下肢力量的简单练习,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就可以练习。每日练习1-2次,每次3-5组,组间休息3-5分钟。(方法一: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重物如装有水的矿泉水瓶或者是沙袋等,绑在踝部,伸直膝关节提起重物,放下重物,重复10次,然后换另一条腿继续。方法二:同样将重物绑在踝部,在桌子旁侧身站直,手扶稳桌子,保持腿伸直,脚尖向前,将腿抬离身体,再还原。重复10次,换另一条腿继续。)
5.日常生活中还要防跌倒或外伤,上下楼梯要注意扶楼梯扶手,坐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站起坐下要注意扶好椅手,避免坐空跌倒。居家环境要保持光线明亮,及时清理家中杂物,走道保持通畅,以防被绊倒。厕所地面要注意防滑,不要走去有积水的地方,厕所尽量安装扶手。
如不慎发生摔倒,如何做紧急处理?
如果有老年人在家或室外不慎发生摔倒,不要惊慌,家人应尽已所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如怀疑是骨折,尽量不要搬动疼痛的肢体或自行观察。首先拨打120求救,或到附近医院求医。因为老年人发生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对老年人建议应每年到正规医院检查骨密度,及时了解骨矿物质含量,一旦发现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关药物治疗,这将大大降低日后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新闻推荐
夏日骄阳,热浪袭人,大汗淋漓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市民都开启了“空调WiFi西瓜”的夏日生活模式。对此,玉林市第二人民...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