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要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靠“满堂灌”,更不能靠拖延时间给学生补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谈一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会。
一是备课要充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应做到两个“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是“吃透”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来备课、上课。
二是在课堂上把思考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由教师一人唱“独台戏”,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把交流和实践给学生,对学生加强引导。在教学中家长式的命令,过分的逼迫,难以与学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多讨论、多交流,消除隔阂,最大的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交流、讨论问题,态度要和蔼、诚恳,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有良好的师生间双边活动,这样教学相长,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特别是活动课、实验课等,多把动手的交给学生。一项研究任务,一次专题研究、一个调查报告、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绎一段对话,都是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行动诸能力的好机会。善于引导学生之间互动,用学生的展示与互评代替老师的例题讲评,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四是加强把握课堂,分层布置作业,培养学生信心。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课堂教学中,尊重其差异性,尽可能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指责。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一句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话、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张表示优胜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赞扬能培养学生学习信心,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容县灵山中学老师)
新闻推荐
采访对象:容县绿荫中学申茂芬 乡村教师的一天 □本报记者邓林燕实习生吴通尉
9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国道324线旁全日制农村普通初中——容县绿荫中学。“扩胸运动,一二三四……”操场上,初一部分学生在上体育课,认真地做着体操...
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