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容县讯 (记者/覃宇扬)山多、人众、地少的容县,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正逐渐走出一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9月28日,参加全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现场会的各市、县代表,在容县经济开发区和十里乡大坡村实地参观学习,对这里的“工业房地产”模式和农村建房“建新拆旧、还地集体”的做法及成效予以高度评价。
容县近70%的土地为丘陵山地,人均耕地仅0.55亩,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破解用地不足瓶颈,该县结合县情,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在推进工业园区和农村建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4月,该县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
容县“工业房地产”模式,是由投资者在工业园区先购买土地,建好多层标准厂房,再由工业企业租赁或购买厂房发展生产的一种经营方式,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建、开发商建设等三种模式。近几年,容县建成多层标准厂房89万平方米,累计节约土地50多公顷,开发区内有38家企业通过租赁标准厂房落户。截至2011年底,开发区入园企业12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0.5亿元,平均产出强度达到3500万元/公顷以上,实现了用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今年上半年,开发区仅新开发土地500多亩,就完成项目投资13.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2.73亿元。
农村建房“建新拆旧、还地集体”,指农民在新村建房,要把原有旧房拆除,将旧宅基地退还集体;对主动将旧房进行拆除复垦的农户,国土部门还按每亩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偿,而且旧宅基地原则上仍由原住户耕作。这样,村民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获得相关补偿,而且增加了耕地面积,拆旧复垦积极性较高。目前,容县大坡村已有160户建房户搬至新村,共节约土地1万多平方米,旧宅基地大部分已进行复垦。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文军表示,“工业房地产”模式,有利于社会资金参与实体经济建设,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项目落户,有利于推动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在农村建新房、拆旧房、还地集体,可以把农村的建设用地量降下来,用于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确保全区建设用地总量平衡,同时更好地保护耕地,增加农民收入。全区国土资源系统将大力推广容县节约集约用地的经验做法。
新闻推荐
容县掀起旅游发展大会战 构建“三区一带”新格局 上半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9%、28%
本报记者骆怡本报通讯员李涛封晓天文/图绣江之滨,登楼遥望,一楼阁、一座山、一条江、一故居、一侨乡,观山水胜景,揽天地入怀——作为玉林市惟一入围的首批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名录县,容县有着丰富的...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